112科普閱讀力大賽 香港學校首參加 學子最愛科學天文類書

2023-2024科普閱讀力大賽今(9)日舉行開幕儀式,出席貴賓包括臺師大副校長宋曜廷(右五)、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焦傳金(右四)、臺大科學教育中心執行長賴亦德(右二)、泛科知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馮瑞麒(右八)、數感教育有限公司創辦人賴以威(右三)、清華大學附設小學老師葉惠貞(右四)。(臺師大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爲推廣閱讀,臺灣師範大學自108學年度起迄今已舉辦連續4屆「科普閱讀力大賽」,今年度參賽學校擴充至香港,港臺兩地共吸引525所中小學參加,學生在賽期半年間,整體平均閱讀18.5本書,至於閱讀喜好則以「植物/動物」、「生態/生命科學」及「天文地科」爲前3大熱門類型。

「科普閱讀力大賽」共包含前測、閱讀任務、後測3大階段。競賽組別以國小3年級至高中1年級,共分爲7個組別。

「科普閱讀力大賽」計劃主持人、臺師大副校長宋曜廷表示,今年度比賽擴大至海外辦理,參賽學校涵蓋香港及臺灣台北市、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花東等21縣市,報名人數較上屆成長2倍,共525校數參加,累計達1萬2000多人報名參賽,並採實體與線上兩種施測方式,於5月份圓滿完成賽事。

在比賽成果方面,臺師大表示,4000餘名參賽者於3個月內共完成3萬9821本的書籍評量,其中約2萬7432本爲摘要評量題;整體參賽學生平均閱讀本數爲18.5本。

而在全體學生選書喜好方面,臺師大指出,以「植物/動物」、「生態/生命科學」及「天文地科」爲3大類熱門選讀類別。至於整體文章閱讀成果上,活動期間參賽者共完成3萬954篇文章評論;整體參賽學生平均閱讀本數爲17.7篇,至於閱讀喜好則以「數學」、「植物/動物」、「醫藥心理」爲前3大熱門類型。

報名全國賽7年級組並取得第3名的花蓮縣立國風國中賴宣頤同學表示,參加兩屆比賽,閱讀能力跟閱讀書籍廣度都有進步。前測時很多文言文題目都看不懂,但比賽時看了很多書,後測時在閱讀上幾乎沒有問題。

參加區域賽東區8年級組併成爲第4名的臺東縣立東海國中周詠璇同學則說,競賽書籍讀後評量的「摘要題」與會考題目類似,都是先閱讀長文後找出重點,參加比賽有助於訓練關鍵抓取考題的能力。

爲增強學子的閱讀動機,今年「科普閱讀力大賽」更擴增舉辦「閱讀拉力賽」試辦賽,將108新課綱所推廣的探究式閱讀,以及國際閱讀素養所重視的創造性閱讀融入賽制,而參賽對象爲國小高年級學生,共24個組別參賽,探究主題爲「生活中的剩食及廚餘該如何處理?」比賽已於7月順利完成。

擔任「閱讀拉力賽」評審的國家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員陳茹玲提到,這項比賽能夠掌握參賽學生在閱讀與探究的歷程變化,且對於學生組織整合能力及發表能力的訓練具有實質的幫助。

陳茹玲說,參賽組別在成果呈現上,除利用醜蔬果製作成果汁或實地到便利商店購買即期品,亦有參賽組別至吃到飽餐廳,選擇自己適量的餐點以減少食物浪費,極具趣味性與教育意涵。參賽學生將在閱讀拉力賽過程中所收穫的知識與成果,以積極的行動在生活中充分展現,實踐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