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學測自然科/素養題免驚!解題攻略看過來 化學命題趨勢、熱門考點一把抓

114年學測即將登場,圖爲考場示意圖。記者許正宏/攝影

1. 把握課內題型,爭取作答時間

新課綱的學測已邁入第四年,除了原先的既有題型,也出現了由「期刊、論文」改寫的題目,且年年不重複。由於素養題着重在情境的描述,爲了能讓考生理解該實驗的實驗目的與數據意涵,需提供足夠多的背景知識與線索。因此這類題型往往會佔用較多的篇幅,相對於課內題型會花費較多時間。應試策略上應預留時間,先從課內題型下手,並爭取作答時間。

以下爲近年命題的熱門考點:

2. 由圖表切入,解析數據背後的意義

以111學測的第55題爲例:

長條圖中呈現了溶液一與溶液二的實驗,其中「經吸附材料處理過的六價鉻濃度顯著降低,且對高低濃度之六價鉻皆有效」。在閱讀題幹之前我們便可得知本題主要探討「吸附材料」的有效性,因此在回頭搜尋關鍵字時,便能從題幹挑選出有用的資訊。

此類圖表判讀着重在測驗考生能否理解「操作變因與應變變因之間的因果關係」,並且對實驗結果進行合理的推論。因此在閱讀題目時,若能先由圖表內容大致掌握實驗的目的,便能更快找出出題幹中的重點,避免重複閱讀。

3. 不以課綱爲限,亦不探討超綱難題

(1)化學科的素養題的取材來源:

在今年(113/10/08)的大考中心「大學入學考試素養導向宣導會議」針對探究與實作進行了說明:

探究與實作試題常取材自期刊、論文中(111年的37~42、55~57;112年的45~47;113年的12~13、16~17)。其素材取自公開的資訊,例如科學月刊、新聞報導、日常觀察……等,並由命題教授獨立爲之,「不會」直接來自於特定學校的教材或試題。若有出現必修課程外的名詞或概念時,會在試題中加說明。因此在備考時,可多加註意近幾年的熱門議題,但即便沒有特別準備到,命題者也會在題幹中加以描述。

(2)考試趨勢

近三年的考題中,即便是取材自論文的題目,也不盡然會以圖表進行題目設計。但不論題目的呈現方式爲何,皆離不開探討數據所呈現出的因果關係,或者是藉由實驗結果,反問實驗目的。因此在準備、訂正此類考題時,其重點是要不停問自己,圖表呈現出的正相關背後的意義爲何,而非停留在數據結果,需嘗試進行解讀。

4. 課內務必精熟,選修亦要留意

113學測與過往最大的差異,是題目中出現了二處有超綱嫌疑的試題,包含:

(1)測驗考生是否能畫出一氧化碳(CO)、甲醇(CH3OH)、正丙醇(C3H7OH)的結構,但課綱中僅要求「以路易士結構表示常見分子結構(水、氨、甲烷、乙烯及二氧化碳)」。

(2)測驗考生醇類的溶解度,「生成正丙醇產物不溶於水,會在反應容器內分層」,而有關氫鍵、有機化合物的性質,分別爲選修化學II、選修化學V之範圍。

因此在準備學測前,除了優先準備必修範圍,若能掌握部分選修概念,對作答亦有幫助。

5.留意時事,跨科跨章爲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