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億!光線傳媒,崩了!
光線傳媒最近這波走勢,簡直太“炸裂”,撐死大膽的,嚇死膽小的。
2月17日,光線傳媒(300251.SZ)從漲停到一度跌停,全天波動近40cm。最誇張的是成交量,全天換手率24.23%,成交額223.5億元。
爲何如此瘋狂?
核心的關鍵點在於,自春節假期結束以來,光線傳媒連續暴漲,8個交易日內錄得六個漲停,涌入資金超750億;按2月17日最高點算的話,光線傳媒市值一度突破了1200億元。
注意,作爲創業板公司,光線傳媒的日漲幅是“20CM”,累計漲幅超300%,賺錢效應可見一斑。
在這種賺錢效應下,廣大股民瘋狂涌入,即便市值突破了千億大關,即便公司市盈率已經接近200倍,大家還是像瘋了一樣。
那麼問題來了,這羣人會是“接盤俠”嗎?
咱們還是得從《哪吒2》說起。
毫不客氣地說,這部電影作爲票房界的“核彈”,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即便是那些預言《哪吒2》會爆甚至會創造國產影片新紀錄的人,也不敢想象它會爆得如此厲害。
截至2月17日14時,總票房已經突破了120億元,超過了《獅子王》,進入全球影視票房榜前十名。
咱們可以感受一下這部電影的瘋狂程度:
1月29日,《哪吒2》正式上映;
2月5日,總票房突破50億元;
2月6日,超越《長津湖》成爲中國影視票房冠軍;
2月7日,超越《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登頂全球影視單一市場票房榜;
2月13日,總票房成爲首部進入全球票房榜前20的亞洲電影;
同日,總票房突破100億,成爲中國影視首部票房破百億的電影;
2月17日,《哪吒2》躋身全球影視票房前十。
目前,最新的預測是這部影片的總票房將達到160億元,進入全球影視票房榜前五。
需要補充的是,如果咱們能夠像好萊塢電影那樣在全球市場擁有極強號召力的話,那麼《哪吒2》超越《阿凡達》登頂全球票房第一,也不是沒可能。
回到光線傳媒。
作爲這部影片的投資方和發行方,光線傳媒的收入也將“爆表”。2月4日,光線傳媒曾發佈公告,稱該影片帶來的收入區間約9.5億元至10.1億元。當然,這個數字已經過時了。
按總票房120億元計算的話,光線傳媒將得到25億元左右的收入,對應的淨利潤可能接近20億元。
可能有人要說了,即便把《哪吒2》帶來的預期收入全部計算在內,考慮到股價漲幅如此之大,市值更是增長了近千億,怎麼看也屬於高估了啊。
老實說,這確實是一個“大坑”。但是,資本市場一旦亢奮,對光線傳媒的估值也悄悄發生了變化,正如官方所說的那樣要打造中國版的神話宇宙,對標美國漫威,這樣的話,想象力立馬就打開了。
核心的問題在於,對於資本市場畫的這個餅,大家覺得能夠實現嗎?
首先,從2021年開始,光線傳媒就開始搞“中國神話宇宙”。但是,真正能夠稱之爲現象級爆品的,目前也只有《哪吒》,像《姜子牙》《深海》《大魚海棠》儘管也不錯,但並不能算大獲成功。
其次,2021年以來,光線傳媒的業績並沒有想象中出色。2021年和2022年,光線傳媒連續兩年虧損,2023年和2024年實現了盈利。背後的核心邏輯在於,這種押寶模式,押中了就賺得盆滿鉢滿,押錯了就直接“涼涼”,很難具有複製性。
再有,《哪吒》的大獲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餃子導演個人。那麼問題就來了,究竟是個人成就了光線傳媒還是光線傳媒成就了個人?接下來又將如何處理與餃子團隊的關係?
而且,《哪吒2》的大獲成功掩蓋了一個弊病,就是對單一影片的巨大投入。假如每部影片都採用跨度長達5年週期、數億元投入的話,又該如何確保票房的持續成功,一旦不及預期的話就可能鉅虧。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整個電影行業的內卷。一旦某種類型的電影大獲成功,必然會導致跟風,最終導致同質化嚴重,觀衆審美疲勞。
最重要的一點是,《哪吒2》大獲成功的背後,也難掩觀影人數的暴跌。短視頻的崛起讓觀衆的注意力被“瓜分”得七七八八,對電影行業構成嚴重衝擊。
所以,是到了“冷靜”一下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