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公投》不同意反萊豬 蔡英文從經濟角度提5點理由

總統蔡英文。(資料照)

距離公投倒數不到48小時,蔡英文總統今天從總體經濟的角度,列舉五點「不同意」反萊豬的理由,強調臺灣在經貿措施、產業競爭力上要更加努力,才能克服中國在貿易上的威脅,成爲一個更自由、更繁榮的國家。「我們不能讓公投結果變相造成臺灣經濟只能倚賴中國亅。

蔡英文在臉書表示,這段時間我們談了很多公投,「若你還在思考怎麼投票,今天我想針對美豬的議題再一次向大家深入說明」,希望讓民衆知道,爲什麼她「不同意」反對美豬進口。

不同意反萊豬,蔡英文提這五點理由。(取自蔡英文臉書)

她列舉五項理由:

一丶避免衝擊臺灣經濟:這幾天,財經界及產業界專業人士紛紛站出來,示警反美豬進口若通過,不只影響臺灣加入CPTPP,更將衝擊國內經濟及股市面。這證明了美豬進口不是食安問題, 而是貿易問題和經濟問題,我們應該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如何投票。

二丶臺灣產業更有競爭力:臺灣有許多以出口爲導向的傳統產業,至今仍然受到關稅及非關稅障礙的阻礙。若臺灣成功加入CPTPP,勢必爲臺灣產業取得關稅及投資優勢,也更有競爭力。這樣可以讓臺灣產業有更好的籌碼跟世界各國做生意,這是關鍵的時刻。

三丶拓展國際經貿佈局:臺美自由貿易協定與CPTPP,是讓臺灣脫離國際經貿被孤立,最重要的兩件事。進一步開放美豬,更是關鍵中的關鍵。因此,若公投後,我們改變了美豬進口政策,會讓其他國家解讀爲臺灣對外貿易政策的不穩定性,甚至也不利臺灣產業對外佈局。

四丶政府做好食安把關:食安是科學問題,科學上,專家告訴我們只要符合CODEX國際標準,就不會威脅到健康。也沒有人會一天吃六碗豬肝湯。馬政府開放美牛九年來,也已經證明符合標準、經過政府把關的美牛,不會造成食安的問題。符合標準的美牛可以吃美豬也可以吃。

五丶避免鎖回中國單一市場:比起其他國家,臺灣拓展國際空間的道路更坎坷,因爲我們有一個鄰居,全力阻擋我們走向世界、限制臺灣的生存。

蔡英文強調,也因爲這樣,臺灣更需要走出國際,在經貿措施、產業競爭力上要更加努力,才能克服中國在貿易上的威脅,成爲一個更自由、更繁榮的國家,「我們不能讓公投結果變相造成臺灣經濟只能倚賴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