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6億!它要飆升印度潛艦戰力抗陸

德國哈德威(Howaldtswerke-Deutsche Werft, HDW)造船廠打造的214級潛艦。(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德國重工業集團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 AG)提供了印度更大的哈德威(Howaldtswerke-Deutsche Werft, HDW)造船廠制214級潛艦,而在75I專案下,6艘傳統柴油潛艦報價爲 48億美元(1,516億臺幣)。

據《歐亞時報》(The EurAsian Times)19日報導,印度需要24艘傳統潛艦,但只有16艘。除了新造的6艘外,其他都是艦齡超過30年的老爺艦,正逐漸接近退役。當初印度簽約後,花了長達11年才讓第一艘鮋魚級(Scorpene-class)入列服役,按照這樣推算,75I專案下的潛艦起碼要10年才能服役。

由於印度政府大力鼓吹「印度製造」,因此能提供最好、最大技術轉移的競標者纔可能雀屏中選。印度國防部7月宣佈招標時就說,得標者除了提供傳統潛艦能在水下待更久的絕氣推進(AIP)系統外,還期望能轉移印度造船廠大量技術。

1名蒂森克虜伯官員說,既有的214級潛艦是標準設計,需要一些修改才能滿足印度海軍的要求,但這並不罕見。回顧80年代中期,印度不但從德國接收了209級潛艦,更在當地打造了兩艘潛艦,還按照印度規格進行了修改。

而214級潛艦有單殼、單隔艙,融合了209級系列的設計原理,還有212A級潛艦的傑出特性。事實上,214級柴電潛艦是哈德威船廠專爲出口而開發。也因 此,它缺乏212級的某些機密技術,如讓潛艦難以被偵測的非磁性鋼艦體。

印度正面臨北京在印太積極部署,而中方潛艦隊數量之多,連世界大國也憂心忡忡。解放軍擁有76艘潛艦,其中包括8艘彈道飛彈潛艦、13艘核動力攻擊潛艦和55艘柴電潛艦。

雖然北京擺明要主宰印太,但印度的潛艦戰力嚴重短缺,只有16 艘傳統潛艦、「殲敵者」號(INS Arihant)這1艘自制彈道飛彈核潛艦,以及向俄羅斯承租,但尚未送達的1艘 鯊魚級(Akula Class)核動力攻擊潛艦。兩年前,當印度公開招標時,哈德威並未表現出對與印度合造潛艦感興趣。不過,隨着俄烏戰爭爆發,德國正肩負起對抗中俄更堅定自信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