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0多家用水大戶注意 耗水費每度3元 2月上路

耗水費上路後各產業用水回收率區間

爲促進產業節水並落實用水正義,經濟部6日發佈耗水費徵收辦法,宣佈從2月1日起,對枯水期單月用水量超過9,000度用水大戶開徵耗水費,預估有1,700多家用水大戶需繳交耗水費,包括石化、鋼鐵及部分電子業等,首張耗水費將在5月底前開出。

經濟部指出,2月1日起開徵耗水費對象爲單月用水量超過9,000噸(度)的大用水戶,每度徵收3元耗水費。不過爲了鼓勵用水大戶節水,除了有2025年6月底前耗水費減半收取的過渡期,另外製定減免措施,只要回收率達到公告標準(產業用水率基準),耗水費可優惠調降至2元或1元,若使用再生水、海淡水、開發水資源或投資節水設備者,也有最高60%的減徵優惠。

水利署補充,由於水費是兩個月一期,現在從2月1日開始開徵耗水費,水利署將結合臺水公司,在4月時進行相關結算,預計5月起開始寄出相關收費單據,且今年耗水費首期時間是2月1日起至4月30日,下半年則是11月1日起進入枯水期後再進行第二波課徵。

另外,配合耗水費上路,同時也公告「用水回收率行業基準區間-製造業」,水利署表示,由於各產業用水量不同,且各種製程造成回收水資源的比例也不同,因此訂出回收率區間,希望產業界能多節水來避免被徵收耗水費。

值得注意的是,外界最關注的積體電路業回收區間訂在50至85%,半導體封裝及測試業訂在50至95%是各產業最高,其餘印刷電路板製造業50至85%,太陽能電池製造業40~65%等。

水利署發言人王藝峰說,由於同樣產業的節水區間大,這是由於機器設備有差異化,因此纔會訂出不同區間,希望距離標準差很多的產業積極節水,儘量與產業標準靠攏。預估未來實施耗水費且收費期間滿收時,可以收到5至15億元,都將用於協助產業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