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 美軍進行核炸彈訓練至少150次!琉球曾被美國當作核戰出擊基地

1945年8月9日,史上第二枚用於戰爭原子彈日本長崎爆炸後,巨大的蘑菇雲直衝雲霄。(美聯社

日本共同社10日獨家報導琉球沖繩)在美國治理時期,曾被美軍當作假想亞洲進行覈實戰運用的出擊基地。根據解密文件,在美蘇冷戰初期的1950至1960年代,美國空軍核武管理部隊部署於琉球,曾使用破壞力遠超過廣島原爆的核炸彈實彈,進行搬入搬出訓練,僅1957年上半年,在靠近居民地區實施這類訓練就至少達150次。

相關解密文件來自管理沖繩嘉手納基地的美國空軍第313航空年度報告,琉球大學名譽教授我部政明獲取並保存了1955至1964年的部分。其中包括專門負責組裝和搬運核彈的第12航空儲藏中隊,以及管理核武和彈藥的第7戰術儲藏中隊的相關紀錄。兩支中隊均部署在嘉手納基地。

1957年3月,美軍舉行「白馬行動」大規模演訓,假想以嘉手納基地作爲核戰爭時的出擊據點。訓練中使用了具廣島原爆100倍以上破壞力的氫彈「MK15」(重約3.4噸)等多種核炸彈。根據1957年的報告,第12航空儲藏中隊曾實施訓練,包括從飛抵嘉手納基地的轟炸機中運出核炸彈,並在檢查後裝入機內等。僅當年上半年,就確認到約150次訓練使用實彈。這一系列解密文件,將於近期在琉球大學島嶼地區科學研究所主頁上公開。

越戰期間,美軍截至1967年在琉球部署了多達1300件核武,直到1972年美國將琉球行政權移交日本之前,核武才被移除。日本爲唯一的原爆受害國,1967年日本政府宣佈「非核三原則」,聲明其「不擁有、不生產、不引進」核武。

但據共同社報導,後來美日達成了秘密協定,一旦出現緊急事態時,仍允許把核武部署到沖繩。

4月16日,美日峰會在會後聯合聲明中明文提出要加強「延伸嚇阻」(extended deterrence),「延伸嚇阻」即暗含美國向日本提供「覈保護傘」。

美國第七艦隊司令部設在日本神奈川縣橫須賀海軍基地,部署於該基地的核動力航母雷根號」打擊羣便具有核攻擊能力核潛艦亦可攜帶戰略或戰術核武。此外,美國空軍的B-52與B-2戰略轟炸機也具攜帶核彈能力,並可隨時從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飛抵沖繩嘉手納與普天間基地,進行前沿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