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的悲慘世界 龐貝古城「麪包店監獄」出土

考古學家最近在義大利龐貝古城發掘一處關押奴隸與驢子勞動磨谷的「麪包店監獄」遺址。(路透)

近2000年前因維蘇威火山爆發遭大量火山灰瞬間掩埋毀滅的義大利古城龐貝(Pompeii),最近又有最新考古發現出爐。考古學家在當地一處遺址發現一座狹小的「麪包店監獄」,據遺蹟研判,當時關着奴隸與牲口從事磨碎穀物的苦役,置身小屋裡看不到外面的世界,無法通往屋外街道,考古學家視爲「古代奴隸制度令人震驚的一面」。

綜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英國《每日郵報》8日報導,這次的考古遺址位於龐貝古城一大片未開發的保護區,考古學家挖掘一座大宅時發現這間附屬於麪包店的監獄工作坊。

「監獄」遺址位於大宅一側的工作區,房屋牆壁高處設置附鐵柵欄的小窗戶,從房內看不到外面,石磨周圍地板有幾道半圓形凹痕,看起來像是牲口重複走動磨損而城,然而進一步分析顯示可能是爲了讓驢子按軌跡走動、防止滑倒而刻意鑿成。

考古學家研判,牲口每天在矇眼狀態下被迫繞圈走動推磨好幾個小時,就像上了發條一樣,奴隸制作的麪包對外販售。大宅另一側是主人居住區,有精美的溼壁畫,出土時狀態良好,火山爆發當天大宅正在整修。

龐貝城考古園區主任赫特里格爾(Gabriel Zuchtriegel)說,這處狹小陰暗的空間讓考古學家不得不想像當時人們卑微的模樣,這是古代奴隸制度與殘暴手段「令人最爲震驚的一面」,缺乏信任關係的印象透過附帶鐵柵欄的窗戶緊閉得到證明,唯一出口通往大宅中庭,換言之,這裡有如監獄,同在工作區的馬廄亦無法直接通往屋外道路。

考古學家分析,這間「麪包店監獄」有石磨,當時關押奴隸與牲口從事苦役。(路透)

赫特里格爾說,當時的男人、女人、牲口遭囚禁於麪包店隔壁的斗室從事艱苦的勞務,主人顯然認爲奴隸與牲口必須限制行動自由。經由其他圖像與文獻資料得知,那個年代的磨坊通常由一頭驢子與一名奴隸搭配運作,奴隸的工作除了幫忙推磨,也要催促驢子勞動、照看磨榖過程、給石磨添加榖物、取出麪粉等等。

赫特里格爾指出,這處遺址符合西元2世紀古羅馬作家阿普列烏斯(Apuleius)敘事詩作品《變形記》(Metamorphoses,又名《金驢記》)情節,作品主人翁變成一頭驢之後被賣給磨坊主人,相關情節是阿普列烏斯以個人所知當時牲口與人類一同生活勞動的情況寫成。

龐貝古城毀於西元79年8月24日,全城居民1.5萬人完全不知城底下有一座歐洲最大的火山之一。維蘇威火山(Mount Vesuvius)大爆發持續24小時,厚厚的火山灰掩埋全城,瞬間保存居民遺體與建物,直到1549年首度由後人挖掘水道時發掘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