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鉑力特實現淨利1.43億 加入“果鏈”能否助力業績再增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凌晨 西安報道

2月19日晚,鉑力特(688333.SH)發佈2023年業績快報。2023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32億元,同比增長34.23%;實現利潤總額1.39億元,同比增長145.40%;實現淨利潤1.43億元,同比增長79.41%;實現扣非後淨利潤1.04億元,同比增長248.60%。

鉑力特成立於2011年,主要創始人薛蕾、黃衛東曾任西北工業大學教授。依託高校科研團隊,該公司業務覆蓋金屬3D打印設備、定製化產品、原材料、技術服務等金屬增材製造全產業鏈。

與多數3D打印概念公司相似,鉑力特產品及服務主要應用於航空航天、工業機械、軍工、科研院所等領域。

然而過去一年,隨着3D打印技術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應用拓展,蘋果、華爲等行業龍頭先後入局,再度帶火行情。

體現在資本市場中,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3年前7月,3D打印概念股平均漲幅爲66%。而鉑力特等多個3D打印產業鏈公司也交出了亮眼年報。

2024或迎大量產能釋放

具體來看,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收4.39億元,同比增長58.53%;實現歸母淨利1771萬元,同比增長145.45%;實現扣非淨利潤69萬元,同比增長101.17%。

其中第二季度營收3.06億元,同比增長63.53%;歸母淨利4620.08萬元,同比增長804.91%;扣非淨利3265.48萬元,同比增長246.34%。

若按業績快報計,該公司三四季度營收達7.93億,歸母淨利與扣非淨利均超1億。

對於業績急速回升,鉑力特表示公司產能擴大,市場應用領域拓展,3D打印定製化產品和自研設備的營業收入均大幅增長。同時,營業收入較大幅度增長以及計提股份支付費用減少。

業務層面,上市四年來,鉑力特擴產腳步從未停歇。

2019年7月,公司通過IPO實際募資5.99億元用於金屬增材製造智能工廠項目建設;2021年7月,公司擬向金屬增材製造產業創新能力建設項目投資不超過20億;2022年8月,擬募資31.1億元,用於金屬增材製造大規模智能生產基地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目前,上述31.1億定增已落地。

上述擴產項目到底能帶來多少新增產能?以31.1億定增爲例,公開資料顯示,其擬新增3D打印金屬增材製造定製化產品打印機時160.38萬小時、3D打印原材料產能800噸。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2年9月,公司3D打印原材料產能僅爲220噸。如此大手筆定增,相當於“再造一個鉑力特”。而鉑力特公司人士公開表示金屬3D打印定製化產品生產線建設期爲3年。

此外,據該公司公告,截至2023年4月18日,公司在手訂單合計3.67億元,跟研型號裝備包括飛機、發動機和航天飛行器,共涉及447種零部件。

若產能建設如期推進,該公司今年或將迎來大規模產能釋放,跟研型號有望陸續進入批產階段。

消費電子助力業績再增長?

上游產能狂飆、下游應用場景快速拓展,過去一年3D打印概念商業化探索引發諸多關注。

2023年7月,蘋果分析師郭明錤發文稱,最新調查顯示,蘋果正積極採用3D列印技術,預計二季度新款Apple Watch Ultra的部分鈦金屬結構件將採用3D列印技術。

此外,榮耀發佈的榮耀Magic V2是全球首款採用鈦合金鉸鏈的摺疊旗艦機,鉸鏈的軸蓋部分首次採用鈦合金3D打印工藝。

郭明錤文中還提到2家A股上市公司,稱華曙高科與鉑力特爲打印機供應商,若出貨順利,相信將會有更多蘋果產品採用3D打印技術。

同時,有多位不具名供應鏈人士表示,鉑力特、長盈精密等公司或涉及榮耀手機相關原料供應。

手機等電子領域應用能爲鉑力特帶來業績再增長嗎?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目前在蘋果、華爲、三星、榮耀、OPPO等頭部廠商中大部分計劃或使用鈦合金3D打印技術。

體現在上游供應商中,目前國內鉑力特、金橙子等頭部3D概念股均有涉及。比如鉑力特二期定增項目中,該公司在增材製造專用粉末原材料方面,已完成10條增材製造專用高品質金屬粉末生產線建設,成功開發高品質鈦合金球形粉末及高溫合金粉末材料。

同時,該公司人士表示目前鉑力特生產的高品質3D打印專用鈦合金粉末材料,已應用於航空航天、工業機械、科研院所、醫療研究、汽車製造、電子工業以及文創等領域3D打印。

長江證券研報指出,3D打印有望向消費電子拓展。此前由於成本較高及表面精度等原因,3D打印在下游應用中滲透率較低,更多聚焦在一些高端製造、複雜製造領域,在民用領域應用偏少。但隨着技術不斷成熟,下游應用領域持續開拓,開始進入消費電子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