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銷量大盤點:多家車企完成目標,誰是新能源「一哥」?

2024年已至,各家車企都爭先恐後地公佈2023年的年銷量目標,並且在官方公佈的銷量海報上,還不約而同地採用了紅色作爲底色,以展示品牌在過去一年的優越成績。

針對新能源市場,2023年是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出歷史舞臺的第一年,失去政策扶持的新能源車企,需要承受很大的壓力。爲了銷量成績,他們開啓了「價格戰」,持續推出對標細分市場標杆的產品,「卷」價格、「卷」品質,爲的不過是搶佔新能源市場的那一點市場份額。

那麼,各家新能源車企在2023年的成績到底如何呢?爲了讓大家看得更加清晰,小通針對傳統車企和新勢力(包含傳統車企旗下高端品牌)進行銷量排名,不知道最終排名和你想象的是否一致。(PS:未公佈銷量的車企暫未列入其中)

比亞迪斷層領先,吉利、埃安等悄然崛起

去年年初,比亞迪集團設定了30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最終比亞迪集團在2023年全年累計售出302.44萬輛,同比增長61.8%,完成了年銷量目標,而且還處於高速增長狀態,其他集團與比亞迪有着明顯的差距。

具體來看比亞迪的銷量車型結構,王朝家族和海洋網依然是比亞迪的銷售主力,而在轎車、SUV和MPV的銷量排行榜單中,比亞迪能夠上榜的車型就有不少,而且熱銷車型基本在20萬元以內的產品,比如海鷗(參數丨圖片)、秦PLUS、宋PLUS、元PLUS、海豚等車型,均具備月銷量長期保持在2萬輛以上的能力。再看集團的騰勢品牌,旗下的騰勢D9已經問鼎國內MPV市場的月度銷量冠軍。

不過,王朝家族、海洋網和騰勢品牌都存在一個不小的隱患,那就是存在比較明顯的銷量短板。王朝家族旗下的元Pro,在小型新能源SUV市場中並沒有太大的話語權;海洋網的軍艦系列——驅逐艦05和護衛艦07的銷量,與「兄弟車型」秦PLUS、唐有着明顯的差距;騰勢汽車除了騰勢D9之外,騰勢N7的月銷量始終排不上位。

仰望汽車和方程豹汽車纔開始交付不久,而且旗下產品定位比較高,自然不會成爲集團的銷量頂樑柱角色,但是仰望U8和方程豹豹5的銷量在各自細分市場都處於第一梯隊,這也直接表明消費者對這兩個全新子品牌的認可度在逐步提高。

小通了解到,比亞迪還會在2024年推出更多全新產品,其中包含秦L、海獅07、方程豹豹8、仰望U6等重磅新車,除此之外還將升級DM5.0、e平臺3.0以及第二代刀片電池,相信新車和新技術的入局會幫助比亞迪在今年獲得更爲出色的成績。

吉利在2023年累計售出1686516輛,超額完成年銷量目標,其中在新能源板塊,吉利在2023年共售出487461輛,同比超48%,新能源滲透率爲28.9%。廣汽埃安緊隨其後,2023年售出480003輛,同比增長77%。

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吉利、極氪、幾何、領克等多個子品牌都會推出新能源產品。具體來看,吉利銀河系列和幾何品牌在入門級市場挖掘了不少市場份額,與此同時,領克品牌宣佈轉入新能源賽道,領克EM-P家族正持續擴容,其中領克08 EM-P上市後月銷量持續破萬,成爲領克品牌轉型的關鍵力量。

極氪全年的累計交付量爲118685輛,但平心而論,2023年極氪品牌的銷量主力還是極氪001,極氪X、極氪009和極氪001 FR起到的作用主要還是擴充產品矩陣。不過,小通認爲在2023年年底上市的極氪007,將會成爲極氪品牌今年最主要的走量車型。

廣汽埃安目前有埃安和昊鉑兩個品牌,而其新能源車銷量與吉利控股集團的新能源車銷量相持平。換而言之,埃安的銷量比吉利控股集團旗下單個子品牌的新能源車銷量更高。

廣汽埃安暫未公佈旗下具體車型的銷量數據,但參考過去11個月的成績來看,埃安的主要銷量來源是AION S和AION Y,而且網約車這一銷售渠道對這兩款車型的銷量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定位比較高的AION V、AION LX、昊鉑GT和昊鉑HT,仍處於銷量爬坡狀態,就看廣汽埃安今年是否有機會實現品牌向上。

長安汽車在2023年共售出超255萬輛車,其中新能源車超47萬輛,創歷史新高,新能源滲透率爲18.43%。或許,你對長安汽車的新能源可能只瞭解深藍汽車,實際上這一數據還包含了長安汽車將阿維塔、長安啓源、長安汽車旗下新能源產品。

深藍汽車的成績確實比較出色,2023年累計交付136912輛,平均月銷量超過1萬輛。深藍汽車目前雖然只有兩款產品,但在2023年進行了多次的更新迭代,同時還引入了當下消費者比較青睞的高階智能駕駛版本,對促進品牌銷量起到比較大的作用。

但對於長安汽車集團而言,目前擔當集團新能源銷量主力的,除了深藍汽車之外,就只有長安Lumin一款微型純電動車,像長安UNI-V 智電iDD,以及長安啓源旗下等產品的銷量,並沒有太多的起色,阿維塔品牌的定位偏高端,對提高集團新能源銷量的作用有限。作爲長安汽車轉型的關鍵品牌,長安啓源需要撐起銷量這一重要角色。

長城汽車將Hi4-T電四驅技術應用在旗下品牌多款車型上,回顧2023年,帶越野屬性的插混SUV都有不錯的銷量增長,其中包含哈弗二代大狗、哈弗猛龍、坦克400Hi-T等產品。值得一說的是,哈弗新能源在2023年累計售出了7.7萬輛新能源車,佔據了集團新能源總銷量的30%左右。

但是,作爲集團的純電動品牌,歐拉汽車在2023年的月銷量保持在萬輛以下,很難迴歸到2021年破2萬輛的月銷量水平。當然,這也是在情理之中,歐拉黑貓和歐拉白貓兩款走量車型已經停產,剩下的歐拉好貓、歐拉芭蕾貓和歐拉閃電貓都是比較注重個性化市場的純電動產品。按照規劃,歐拉將在今年推出全新的A0級、A級以及C級車型,相信會給這些細分市場帶來新的刺激。

上汽通用全年的新能源車銷量首次達到10萬輛,同比增長125.2%,創歷史新高。但恕小通直言,別克E5、別克微藍6這兩款車型走的是性價比路線,而走高端路線的凱迪拉克銳歌,全年累計售出5400輛,換算下來平均每月售出450輛,這個成績在豪華純電動車市場其實並不出色。

整體來看,傳統車企的新能源車銷量數據確實還比較出色,但幾乎每個集團都存在比較明顯的短板,顯然各大集團今年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將這些短板補齊。

理想汽車遙遙領先,AITO成新勢力黑馬

再看新勢力陣營,理想汽車以超37萬輛的年銷量成績成爲新勢力品牌的第一名。理想汽車CEO李想也在成績公佈後的第一時間,設定了今年的銷量目標:挑戰8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月銷量突破10萬輛,三款車型月銷量衝擊3萬輛,超充站將佈局2000座。

小通認爲,理想汽車能成爲新勢力陣營的頭部品牌,主要原因還是旗下產品定位足夠精準。暫且不說還未交付的理想MEGA,理想旗下「L系列三兄弟」可以說精確切中了高端家用車市場的需求,三款車型在用車體驗、燃油經濟性、智能化和乘坐舒適性上,都要比同級別的燃油SUV更加突出。因此,我們纔看到價格在30萬元以上的理想汽車,月銷量均可在1萬輛以上。

2024年,理想汽車首款純電動車型——理想MEGA開啓交付。小通了解到,這款預售價在60萬元以內的純電動MPV,開啓預售後不到2小時就收穫了超萬輛的預訂量。對於高端純電動MPV,消費者對於補能的便捷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可以猜測理想汽車今年在補能體系方面將進行較大力度的升級。

蔚來、零跑、小鵬、哪吒四家新勢力的2023年年銷量都在10萬輛以上。回顧2023年各家車企的月銷量成績來看,四家車企在某個月份出現了「銷量爆發」的現象。

蔚來在發佈性價比有所提升的全新蔚來ES6之後,在7月和8月的月銷量提高至2萬輛左右;零跑汽車在9月發佈多款性價比更高的增程版車型,對促進品牌銷量起到關鍵作用;小鵬汽車的小鵬G6,幫助小鵬汽車迴歸到新勢力第一梯隊;哪吒汽車在8月和9月迎來銷量上漲,主要原因是提供L2級輔助駕駛的10萬內SUV車型——哪吒AYA上市。

對於新勢力而言,性價比確實是提高市場份額的重要「武器」,但長期下去,消費者對品牌形象的認知可能停留在「高性價比的新勢力」這一層面上。爲此,蔚來在今年將發佈「大別山」和「螢火蟲」這兩個全新子品牌,將走量的任務交給他們,而蔚來繼續走高端路線;小鵬、哪吒和零跑暫時還沒有發佈子品牌的規劃,但是小鵬汽車已經上市了40萬級別的純電動MPV,哪吒和零跑則開拓海外市場,不再侷限於用性價比路線挖掘國內市場。

在小通看來,AITO汽車的銷量爆發或許讓各家新勢力感到不少壓力。數據顯示,AITO汽車在12月份交付24468輛,超越了蔚來,在新勢力陣營中僅次於理想汽車,其中問界新M7在12月交付了20611輛,成爲品牌的絕對銷量頂樑柱。

雖說AITO汽車在2023年僅交付了94380輛,對蔚來、小鵬等新勢力沒有帶來太大的威脅,但是按照問界新M7的交付趨勢以及問界M9的即將交付來看,2024年AITO汽車或許會衝上新勢力陣營的第一梯隊,屆時可能會將某個品牌擠到第二梯隊。

2024年,新能源車市格局將再洗牌

就單個品牌的新能源成績來看,大部分車企在2023年沒有受到新能源補貼退出的影響,創下年銷量紀錄的品牌不在少數。與此同時,小通注意到不少新能源品牌還通過開拓海外市場的方式來提高銷量成績,比如哪吒和零跑。

無須諱言,或許是在國內市場的品牌競爭力不夠強,哪吒和零跑將目光瞄準到海外市場也無可厚非。畢竟對於部分海外市場而言,新能源市場還有待開發,經過國內市場歷練的新能源品牌完全有實力成爲這些地區的新能源車市的「老大」。

不過進入2024年,各家新能源車企面臨的困難要比2023年更高,最主要的原因是:新能源產品目前已經「捲到一個全新的境界」,即便是傳統車企或者老牌新勢力也加入到「內卷」的行列中。這對於那些主打性價比的新能源車型將會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必須另尋出路。

可以預見,在如此激烈的車市競爭下,市場資源會逐步集中,在這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品牌「掉隊」的現象,車市或將面臨大洗牌。2024年,誰能保住自己現在的位置?誰將被車市淘汰?不妨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