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退休力大調查/準備太晚、低估退休後花費 退休力連3年不及格

臺灣將於二○二五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如何充分準備面對老後,是所有人的挑戰。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杜建重/攝影

百歲世代來臨,長壽是現在進行式,每個人都要「以防萬一」活到一百歲。聯合報推出退休準備指標,過去一年,逾五千人登入會員填答「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平均退休準備分數爲五十七點七分,比前一年略微退步。臺灣將於二○二五年進入超高齡社會,距今只有一年多的時間,如何充分準備面對老後,是所有人的挑戰。

今年退休力分數 降至57.7分

聯合報自二○二○年開啓國民退休準備工程,二○二一年推出「「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提供大家登入會員,填寫評量退休準備的優勢與不足。分析近三年統計結果,這羣人雖積極關心自己的退休力,但退休準備平均分數始終未超過六十分,二○二一年五十七分,二○二二年五十九點三分,今年又降低至五十七點七分。

退休想繼續工作 比率創高

「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對應六種退休準備樣態,「王者獅子」準備最充分,佔二成四,其次是「翩翩蝴蝶」一成八、「好奇海豚」一成六、「暖男水豚」和「慢慢樹獺」各佔約一成四,「做自己貓熊」僅一成三。去年跟今年都有填答,間距逾百天者一一九人,四十九人分數下降,上升者六十四人,持平六人。

調查也發現,退休後想繼續工作的比率從四成一增到四成七,創三年新高;逾七十五歲認爲退休後每月生活費達五萬元以上比率也是各年齡最高。政大教授、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前理事長王儷玲分析,想延長工作、到晚年才發現生活費用高,顯示國人退休準備起步太晚、低估退休後花費,而通膨等大環境因素更使退休準備成本提高,形勢艱鉅。

健康、社會連結 五力最低

退休準備指標評估五個核心能力,分別是財務、健康、社會連結、活躍好學與自在獨立。調查顯示,健康和社會連結分數連三年皆爲五力最低,今年僅五十四分和五十分。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表示,健康是退休準備的「糉子頭」,帶動其他能力,但必須身體力行,難度最高,因應百歲時代,國人健康養生觀念也有待調整。

國發會推估,二○三二年國人平均壽命將達八十三點一四歲,二○七○年八十八點五歲,由此推算,二○○○年之後出生的人,活到百歲並非難事。臺北榮總特約醫師劉秀枝的雙親往生時都逾九十高齡,她說若無意外,「我可能也會長壽」,年輕時積累的生命力,造就未來的自己。

退休力論壇 部署百歲人生

今年是疫後解封第一年,爲了與讀者一起超前部署百歲人生,聯合報首度舉辦「以防萬一,活到一百歲」退休力論壇,今天登場,由王儷玲、陳亮恭、劉秀枝等多位專家分享最新老後生活與退休準備趨勢,逾四百人共同參與,參加者可獲「以防萬一理財筆記本」,可記錄金融往來資訊,教您如何當自己的人生與財務整理師。

歡迎大家填答「退休準備指標─六種動物測退休力」,定期檢視,評量退休攻略是否需要校正調整。「二○二三退休力大調查」系列報導,今起一個月每週六在聯合報橘世代版面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