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廠們又開始卷社交了
作者 | 吳彤
編輯 | 林凜
2024 年了,大廠們又開始卷社交了。
儘管微信用戶已經達到13.36億,在用戶數量和應用實效上達到了極致,但互聯網大廠們還是樂此不疲地卷向社交這個賽道,試圖從這塊蛋糕上撕一塊下來。
各大廠的戰略和動作體現了它們對社交賽道的決心。
有在熟人社交領域與微信繼續較量的——如抖音等內容、電商平臺,在原有業務基礎上,鼓勵用戶在平臺內直接交流。
有尋找新增量的,比如近兩年火熱的“興趣社交”和“找搭子”,小紅書、阿里、抖音等都是強勁的競爭對手,甚至社交天花板的騰訊也親自進場。
此外,還有緊跟時代,藉助AI大模型的新型AI社交,試圖顛覆社交形式,重分天下。這一細分賽道更擁擠,BAT三巨頭,以及抖快、美團、微博等紛紛加入。
各大廠帶着十八般武藝入場,社交賽道開始暗流涌動。
在互聯網流量見頂的情況下,如何爭搶並留住更多用戶,是各大廠競爭的焦點——而社交,正是完成這一使命的最佳入口。
大廠社交夢不死,興趣社交賽道變熱鬧了
要在社交賽道尋求一線生機,就要關注當下人們的社交需求。
據Soul 發佈的《2024年社交趨勢洞察報告》以及一刻商業觀察,當下年輕人的社交趨勢,包括且不限於邊界感與自我空間、釋壓崇拜、興趣愛好和效率等,主張“放過自己,適當發瘋快樂”。
基於這樣的社交趨勢,“興趣社交”成爲大廠們競相追逐的熱點。
所謂興趣社交,就是以興趣愛好爲紐帶,鏈接附近的用戶,營造一個“志同道合”“有話聊”且氛圍友好的社區或小組,並基於此展開各種線上線下社交活動。
比如據Tech星球報道,近日支付寶於正在內測的一項名爲“興趣社區”的社交功能,用戶可以在社區內結識同頻興趣玩伴,點擊支付寶底部“消息”欄,頁面最上方就可看到“興趣社區”,slogan爲“發現有趣,找到玩伴”。
從傳出的截圖來看,用戶可以創建騎行、釣魚、徒步等主題社區,吸引有相同興趣愛好的用戶加入,線上交流討論外,支付寶的興趣社區還設有“附近的熱門活動”,比如某日某地將舉辦徒步活動,會顯示活動詳情和費用,將線上社交延伸至線下。
騰訊的“代號M9”也是類似的產品,不過代號M9聚焦二次元這一細分領域,基於位置(LBS),解決二次元羣體的線上線下社交需求,比如找人一起看番討論、參加漫展等。
基於二次元愛好者的需求,騰訊代號M9設置了虛擬形象裝扮、多人羣聊、好友地圖、實時狀態、個性咕卡(個性簽名,標記自己的興趣愛好等)等互動玩法,試圖爲二次元羣體打造一個純粹好玩的社區。
騰訊對興趣社交極爲重視,在其兩大王牌社交產品之一的QQ上也有部署。
在騰訊2023Q3財報上,專門提及正在加大人工智能模型,並讓其成爲自身業務發展的倍增器,其中一個關鍵就是豐富QQ頻道的功能,利用聊天及活動管理等軟件工具,助力有着共同愛好、活動或會員身份的用戶運營興趣社區。
去年以來,興趣社交最火的無疑是“找搭子”,這是一種更泛化的興趣社交。
“搭子”的顯著特點是有一致的興趣愛好、臨時搭夥,“搭子關係”的建立始於開始做某件事,終於這件事結束,比如旅行搭子、飯搭子、逛街搭子、自習搭子等等,搭子之間不用很熟,社交僅限於活動之間。
這些特點完美契合了年輕人的社交需求:走出去線下社交、從興趣出發取悅自己,更重要的是“弱關係”沒有心理壓力和負擔,進可攻退可守——如果是不愉快的社交,也可以沒有負擔地“say bye”。
作爲搭子社交的發起者,小紅書去年暑期快速上線了“找搭子”的社交功能。
在小紅書主頁搜索“找搭子”,消息頁右上角會發現“找搭子”和“創建羣聊”兩個選項,對應“單人搭子”和“多人搭子”兩種方式,用戶可以選擇搭子類型,如文創搭子、追星搭子、學習搭子等任何主題,然後創作筆記發佈,吸引感興趣的夥伴。
上個月,小紅書還專門推出“我在小紅書直播找圈子”,slogan爲“組興趣圈子,找好玩搭子”,通過直播形式進一步開展興趣社交。
總體而言,相比傳統社交方式,興趣社交最大的亮點在於,滿足了人們更加個性化、多元化及輕鬆自在的社交需求,這無疑會成爲社交賽道的一個新亮點。
熟人社交,還有大廠在探索
興趣社交異軍突起的背後,是大廠們對社交業務的念念不忘。
社交領域一直是超級APP的集中地,一句“得社交者得天下”在互聯網圈廣爲流傳。馬克思說:“人是所有社會關係的總和”,這意味着社交是人最基礎的活動之一。
如此看來,社交產品一旦做成,隨着社交關係的帶動、鋪開和持續,社交平臺會擁有龐大且穩定的流量,而且隨着社交關係的不斷沉澱,將爲平臺構築極深的護城河。這些都爲社交平臺的廣告、遊戲、電商等變現方式,提供了廣闊的想象空間。
不過,在微信一家獨大、互聯網流量見頂的時代,大廠們想憑藉社交吸引且留住更多用戶,就必須有顛覆性創新。比如創建更加開放、多元且新奇的內容和玩法,持續沉澱關係,形成具有可持續增長的生態。
這其實給了內容平臺很好的機會,比如小紅書和抖音。
內容平臺做社交的邏輯是,看到好看好玩的內容想和朋友分享討論,相比從內容平臺切換至微信,在內容平臺直接分享交流則更便捷,逐漸培養用戶在內容平臺社交的習慣,同時增加用戶在平臺停留的時長。
所以,內容平臺本質上做的是“熟人社交”,具備一定的優勢。
小紅書作爲一個內容社區,沉澱了大量的個人真實體驗分享,成廣大用戶的“百科全書”,當足夠多用戶及需求聚集在小紅書時,熟人社交就自然而然形成了。爲此,去年9月,小紅書上線“共享收藏夾”,如與閨蜜一起創建“好姐妹相關收藏夾”、與另一半創建“情侶相關收藏夾”,也可以與搭子創建“旅行、美食收藏夾”。
小紅書“共享收藏夾”及玩法,圖/小紅書APP@運營鴨先知
具體玩法爲,用戶創建共享收藏夾,邀請好友加入,最多可邀請10位,好友可以一起添加、維護筆記——從玩法和主題上,可以看出小紅書的共享收藏夾具有強工具屬性,解決用戶共享內容的同時,在站內完成用戶社交關係沉澱。
字節的熟人社交,則經歷了從獨立APP到在主站探索的歷程。
早在2019年1月,字節就上線了“多閃”——打開多閃,更像是“抖音版微信”,內部設置聊天、朋友(互關朋友發佈的短視頻內容)、通訊錄、拍攝以及“我”(個人抖音主頁)5個欄目。
多閃之後,字節低調上線了即時通訊軟件“飛聊”。這次字節全力衝擊社交,飛聊囊括了熟人社交,還引導陌生人社交,同時依託字節強大的算法機制,爲用戶推薦可能感興趣的圈子,即“興趣社交”。
多閃和飛聊之外,字節又通過新的方式探索熟人社交。不同的是,字節不再做獨立社交APP,而是將社交的陣地轉向了抖音生態內——這一社交起點源自抖音內部龐大豐富的視頻內容,不少用戶表示:一開始只是和朋友親戚等分享一些視頻,甚至和舍友們聊一個羣聊天分享,慢慢地就直接在抖音圍繞短視頻內容聊天討論。
目前,抖音內部的聊天功能也在不斷完善,微信所具備的文字、語音、表情包、紅包、語音通話和位置共享等功能,抖音都有,此外還有是否已讀和拖動語音條功能。
據一刻商業觀察,抖音也正在推動多人熟人社交,新註冊的抖音賬號,會在“消息欄”引導用戶“和你的朋友建個羣聊”。
抖音聊天頁面引導熟人建羣社交,圖/抖音APP
除了社交帶來的新增量,其實互聯網發展至今,大廠們相互進入彼此的業務腹地,也倒逼它們不得不完善社交功能。
尤其是抖音憑藉短視頻大殺四方時,社交巨頭微信也開始在短視頻領域發力。
2020年初以來微信短視頻發展迅猛,從搭建產品框架、建立完善內容運營方向和方式、並初步商業化,未來視頻號還將成爲鏈接整個微信生態的中樞,在微信生態內形成“內容+社交+交易+履約”的完整通路。
如此來看,熟人社交不僅天然對大廠有吸引力,而且在微信不斷攻城略地之下,大廠也必須去做熟人社交,以求在商戰中增加一些籌碼。
AI伴聊,是不是新的突破口?
傳統的即時通訊打不過微信、陌生人社交很難留住用戶、興趣社交小而美——社交賽道,各大廠還要繼續尋找新的增長點。
而過去一年,最火的無疑是AI大模型——不少行業人員認爲,“殺手級”AI應用將會誕生在文娛與社交場景。
紅杉資本《生成式AI第二幕》中提到,過去一年AIGC飛速發展,出現了ChatGPT這樣的“殺手級”應用,僅用了6周就達到了1億月活。但儘管如此,AIGC應用用戶的留存和活躍,還是敵不過YouTube、Tik Tok等應用軟件。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作爲新興技術,AIGC可以和高粘性、高壁壘、高天花板的社交賽道相結合。
艾瑞諮詢數據也表明,2030年我國AIGC產業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達到11441億元,社交是AIGC最佳落地場景之一。
那麼,AIGC+社交爲什麼將被大衆需要?又能爲用戶帶來什麼呢?
一方面,AI社交的情感陪伴。當今快生活節奏下,親密關係缺失,線下社交減少,但人的情緒感知和社交需求依舊存在。
AI伴聊是一個解決方案,即真人與虛擬人工智能進行社交互動——自ChatGPT問世以來,以情緒感知爲代表的模型能力在大模型時代快速爬坡,AI擬人化後,其在情感陪伴上的能力不斷提升。
百度、抖音、騰訊、美團等頭部大廠都開始切入AI伴聊賽道。
近日抖音在主站APP內推出了多個AI聊天機器人,並着重運營首個情緒關懷機器人“抖音心晴”——官方介紹中,抖音心晴可以和你同喜同悲、感知用戶的情緒,並隨時隨地進行聊天。
在抖音內搜索“抖音心晴”,私信後就可進入聊天頁面,同時抖音心晴還具備基礎“生成式AI”功能,如進行百科問答、旅遊攻略、食譜等基礎問答。但目前不少用戶多停留在整蠱AI階段,能否起到情緒陪伴作用還有待觀察。
據Tech星球報道,消息人士透露,“抖音心晴”未來或將加入語音和視頻互動等功能。此外,抖音APP未來還會上線多個AI虛擬角色,豐富AI聊天機制。
百度則自己下場做AI伴聊。去年5月,百度上線AI伴聊APP“萬話”,顧名思義“萬物皆可對話”,主打沉浸式AI社交——登錄萬話後,用戶可以創建設定自己的形象,隨後進入“發現”頁,有不同分類如玄幻、歷史、穿越等多個AI虛擬角色,AI角色的姓名、畫像、基礎信息、性格等均有標準,用戶可根據喜好選擇AI角色聊天。
百度文心一言還爲Soul賦能。作爲陌生人社交頭部,Soul從2020年起就發力智能對話,去年推出“AI苟蛋”與用戶進行對話,這表明AI伴聊已經成爲社交賽道的必備核心競爭力之一。今年爲了進一步提升AI社交,Soul接入百度文心一言,將通過AIGC賦能創作和智能對話等社交場景應用。
騰訊則依託細分的騰訊音樂、騰訊閱文,推出“未伴”和虛擬角色聊天產品“築夢島”,聚焦沉浸式AI伴聊;快手內測的“AI小快”,更像是內嵌於短視頻的AIGC內容,聚焦短視頻內容進行評論互動,以及基礎的圖文生成、攻略檢索等。
提升效率,是AI賦能社交的另一大亮點。
AI社交場景中,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技術可以有效根據用戶的興趣、行爲和偏好推薦更加個性化的內容和交友對象,提高效率;其次AI社交可以通過智能對話,幫助用戶更好地溝通和表達情感,提升互動溝通效率。
這一點在海外的交友軟件上得到驗證——AI幫你篩選和誰聊天、約會;並且還可以幫你進行聊天,充當“僚機”。
比如交友軟件Iris會在註冊時調查瞭解用戶對另一半的外貌、性格偏好,然後通過大數據有效匹配推動;在Yourmove.ai和Rizz上,用戶可以上傳自己的聊天截圖,AI會給出“更有梗、浪漫”的回覆,解救“i人”和聊天困難者。
目前來看,AI確實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社交賽道,它提升了社交效率,更重要的是,社交的範圍被重新定義,社交對象從真人變成了虛擬人,未來衆多AI社交產品中是否誕生下一個微信還是未知。
但在筆者看來,AI社交仍不夠成熟,目前AI社交處於發展階段,現有的各個AI伴聊在智能化上有限,尚不能滿足真實的社交帶來的情緒價值,本質上說,人們需要的是社交,而不是社交軟件。
此外,AI社交還存在數據安全和隱私的問題。算法支配下,AI造假、侵犯版權、 黑灰產業等亂象頻出。更重要的是,AI社交商業化遙遙無期。
社交業務作爲大廠多年來的心結,是一塊豐富的礦藏,也是難以攻破的戰役,在興趣社交、熟人社交以及AI社交等細分角度突破,不失爲一個好方法,社交賽道的格局能否因此改變,最終誰能勝出?2024年,各個大廠也在探索這個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