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海“我眼中的立體綠化”優秀案例評選入圍名單公佈,靜安這些點位入選→
空間的重要增長點,已納入上海市生態空間規劃以及公園城市指標體系,助力建設“生態之城”,打造公園城市。爲進一步總結、分享和傳播上海立體綠化實踐成果,深化立體綠化社會參與機制,凝聚廣大社會力量共建共治、共謀發展,上海市綠化部門於今年3月啓動了2024上海“我眼中的立體綠化”優秀案例徵集傳播活動。
在來自全市16個區、園林綠化行業協會、建築材料行業協會、個人等申報的近150個立體綠化案例中,經專家組評審,對申報材料進行審覈,項目實地走訪,靜安區這些立體綠化項目獲得優秀案例入圍資格,一起來看看吧~
靜安綠辦推薦
曲阜西路西藏北路“夢”綠牆
立體綠化+藝術的創新探索
綠牆位於西藏南路曲阜西路路口西南角,牆高近15米,寬10米,緊靠大悅城商圈,附近還有數家藝術館。綠牆以畢加索的名畫《夢》爲模板,用不鏽鋼板結合燈光勾勒線條,用不同綠植表達顏色,植物本身特殊的質感也增加了畫作的立體感和層次感,整個作品既致敬了現代藝術經典,又表達了蘇河灣是人們夢想之地的理念。
綠牆位於建築背陰面,牆體高大但作業面小,養護難度較大,因此,針對性地選擇了耐陰、少修剪、易養護管理的綠牆植物品種,如黃色系的亮晶女貞、金線蒲、紅色的礬根、彩葉的花葉絡石、綠色的瓜子黃楊和開花的毛鵑等,共計4545株垂直綠化專用苗,同時,安裝節水自動灌溉系統智能給水。
本次項目也注重打造夜景效果,採用節能LED燈帶勾勒線條,同時,在畫作的項鍊部分採用珍珠質感的特製燈罩,外加呼吸效果燈光,使得《夢》綠牆在夜間呈現出另一種夢幻效果。
同樂坊立體綠化
“最愛人文江寧記憶點”的生態表達
同樂坊位於餘姚路60號,是上海一個歷史悠久的地區,以其獨特的弄堂工業模式而聞名。同樂坊是由西康路、餘姚路、海防路所圍合出來的三角地帶,除了上海特色弄堂之外,還有很多讓老同樂坊人所驕傲自豪的“弄堂小工廠”。
隨着時間的推移,同樂坊地塊內的閒置廠房開始進行綜合整治和開發改造,保留了舊廠房的特色,並注入了“文化、休閒、創意”元素,使同樂坊從一個工業區轉變爲一個充滿活力的創意產業園區,綠化部門對園區進行立體綠化的整體建設,以彩色地被和開花灌木爲主,注重休憩空間的打造,煥發舊廠房的新活力。整個屋頂面積約800平方米,沿口綠化約150米。
恆通路88號鯨魚綠牆
靜安區體量最大的垂直綠牆
鯨魚綠牆單塊高達9米、長超50米,是靜安區大體量景觀綠牆。在設計方面採用鯨魚作爲主題元素,在夜景營造上,沿鯨魚和波浪圖案佈置造型輪廓燈,在夜間突出鯨魚造型。其中,鯨魚噴水水柱佈置爲動態LED燈,以達到噴水效果,動靜結合,簡潔大氣。鯨魚擺尾遊動的形象充滿力量、動感十足,彰顯海闊憑魚躍的衝勁,寓意破浪前行、志存高遠。
此處綠牆採用最新的垂直綠牆種植盒,每平方種植密度可達45株。種植盒採用模塊化鋼構固定,安裝便捷。種植盒自帶儲水和雨水下排設計,能夠有效控制水量以及簡化灌溉系統,不僅儲水量顯著增加,而且密封性好,大大降低水分蒸發量,和傳統綠牆相比節水率可達30%左右。
共和新路(臨汾路—聞喜路)
“時光追憶”綠牆
彭浦新村的“生態小確幸”
“時光追憶”綠牆全長約102米,總面積約285平方米。綠牆以“過去、現在、未來”爲設計理念,結合豐富的時代元素、口號等,展現彭浦新村的歷史變遷和文化底蘊。
隨着時代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彭浦新村日新月異,見證了城市的變遷與上海的發展,彭浦新村也逐步向智能社區發展,居民生活越來越時尚化。
“張園”垂直綠化
立體綠化在城市更新中的亮相
張園,從威海路入口進入,途經幾十米長的過道,對景即是石庫門建築,過道兩側鑲嵌着鏡面裝飾的“花牆”,圍合而成的空間尺度雖小卻時尚大氣,經植物柔化後,爲傳遞舊時里弄的溫情暖意拉開序幕。
由市園林綠化行業協會推薦
南京西路石門一路“同福花園”垂直綠化
口袋公園裡的摺疊綠植
同福花園位於石門一路和南京西路交叉路口的西南角,雖然佔地面積不大,但精巧的設計和豐富的植物配置使其成爲一個綠意盎然、充滿生機的小天地。同福花園的特色之一便是藝術化的綠牆,不僅美化了地下變電站的出入口,還營造了豐富的景觀空間,使公園與周邊的道路、歷史文化建築和商業休閒街相得益彰。
綠牆的設計巧妙地將內外空間分隔開來,外部是以綠牆爲背景的街角空間,爲市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休息和觀景場所;內部則是淡雅精緻的城市庭院,爲市民提供了一個寧靜的休閒空間。
由市建築材料行業協會建築綠化分會推薦
上海自然博物館立體綠化(北京西路510號)
師法自然的立體綠化
上海自然博物館毗鄰靜安雕塑公園,設計師在充分考察周邊環境的基礎上,在建築的“螺殼”表面種植了大片的綠色草坪,實現了建築與公園環境的融合統一,增強了建築與自然、人文、藝術的三重對話。
優秀案例最終獲評名單
後續,市綠化部門還將擇期公佈2024上海“我眼中的立體綠化”優秀案例最終獲評名單,敬請期待~
記者:蔣文婕
圖片:綠色上海、區綠化市容局、上海自然博物館
編輯:樑慧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