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底將建成86萬臺充電基礎設施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 劉秋鳳)當前,全國電動汽車進入市場驅動的加速發展新階段,預計2030年全省電動汽車滲透率將達到45%。2023年,四川全省新增電動汽車約34萬臺,其中私人電動汽車佔比約80%。  隨着電動汽車保有量的全面增長,四川的充電基礎設施是否準備好了?6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四川省充電基礎設施發展規劃(2024—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給出了答案。根據《規劃》,2025年底,四川建成充電基礎設施86萬臺,額定功率達到1300萬千瓦,2030年底建成充電基礎設施293萬臺,額定功率達到2956萬千瓦,基本建成覆蓋廣泛、規模適度,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有效滿足人民羣衆綠色出行充電需求。  “十四五”期間,四川省大力實施“電動四川”行動計劃,電動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滲透率逐年攀升,2023年底數量達89.63萬輛,年均增速71.3%,年均滲透率爲20.9%。目前全省已建成投運充電樁32萬臺、額定功率533萬千瓦,分別較“十三五”末增長8.2倍、3.7倍。2023年,全省充電基礎設施月均充電量2億千瓦時,月充電量多次位列全國前三,現有充電基礎設施已基本滿足電動汽車充電需求。但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大城市和中心城市集中化發展明顯,經濟發展較差的地區佈局不足。城市內部主要集中在主城區、核心商圈等,城區邊緣和農村地區則佈局較少。  《規劃》提出,將加快“居住區、縣鄉地區、公共區域、公路沿線”等區域充電設施建設。新建居住區固定車位100%預留充電基礎設施安裝條件,滿足直接裝表接電要求,將充電基礎設施安裝要求納入建築工程設計方案審查、施工圖審查、竣工驗收及交付等環節進行管理。既有居住區將充電基礎設施納入老舊小區完善類設施改造範圍,因地制宜同步改造配套供配電設施,確不具備改造條件的,鼓勵通過“統建統服”、有序充電等方式滿足居民充電需求。在縣鄉佈局方面,2025年,阿壩州、甘孜州、涼山州將實現充電站“縣縣全覆蓋”,其餘市實現充電基礎設施“鄉鄉全覆蓋”,全省農村地區公共充電樁數量達2.2萬臺,充電樁額定功率達132萬千瓦。  爲有效滿足電動汽車中長途出行需求,《規劃》提出,以“四向八廊”綜合交通走廊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綜合交通樞紐集羣爲主骨架,在高速公路、重點旅遊線路、具備條件的普通國省幹線公路沿線適時佈局充電基礎設施。到2025年,全省A級旅遊景區、度假區電動汽車充電車位不低於10%,4A級以上旅遊景區設立電動汽車公共充電區域,鼓勵專用場站有序對外開放,提升充電基礎設施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