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起 室內口罩大解禁

指揮官王必勝表示,若疫情穩定,20日起放寬室內口罩規定,分成三部分,指定場所如醫療照護機構、公共運輸場所及運具仍應佩戴口罩;特殊情境如有呼吸道症狀、年長或免疫低下者外出、人潮聚集等狀況建議要戴口罩;其餘場所由民衆自主決定。

惟各級學校、幼兒園、課照中心、補習班、託嬰中心等,則依教育部及衛福部規劃,開學後先加強相關防疫措施,如疫情穩定纔會在3月6日放寬規範。教育部主任秘書廖興國解釋,考量開學前經歷春節、寒假並於開學後接續228連假,因此規劃在開學後2至3周時間後才鬆綁。

疫情指揮中心原訂上週公佈口罩鬆綁規劃,卻因爲專責病房佔牀率滿、春節後確診數上升、各部會仍需要時間討論等考量因素喊停。

王必勝解釋,目前確診個案已經連續數天比上一週下降,推測年後確診數上升跟春節推遲通報有關,專責病房佔牀問題也已獲得改善。再者,國內變異株仍持續監測,沒有發現具有威脅性的新變異株,因此20日起將實施口罩通案性規定。

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亦分析口罩鬆綁四大考量,他說,羣體免疫保護力(自然感染加上疫苗保護)已經大幅提升,且目前已知變異株對疫情威脅不大。再者,民衆仍可選擇自主配戴口罩;最後是亞太多國已改爲指定場所戴口罩,因此調整與國際防疫方向調整一致。

第一階段口罩放寬爲2022年12月實施室外不用戴口罩,第二階段也將在2月20日實施。媒體詢問下一階段口罩鬆綁預估何時上路?王必勝說,第二階段剛宣佈要實施,會持續觀察該政策對疫情的影響,但最後階段口罩鬆綁,即民衆自主佩戴口罩的實施日期,會視疫情狀況持續推動。

張上淳也透露,未來確診通報方式以及確診是否強制隔離都在討論中,還要考慮整體疫情與國際情勢,考慮確診者不再強制隔離可以改爲建議在家休息、在家隔離,但沒有確切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