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深度|或連續第二年陷入衰退,德國經濟發展模式爲何“失靈”?

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賴鎮桃 廣州報道

歐洲最大經濟體,今年或再落入衰退之困。

當地時間週三,德國政府下調了對2024年的經濟預測,稱在2025年開始復甦之前,德國將連續第二年收縮。

德國經濟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預計今年GDP將萎縮0.2%,遠低於之前預測的0.3%的增長率。

去年,德國經濟下滑0.3%,是G7中唯一負增長的主要發達國家,也連帶拖累歐元區經濟的整體表現。但直到眼下,“歐洲經濟火車頭”都還未重啓引擎、找回增長動力,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表示,德國的結構性問題讓增長變得困難,而這還將持續到明年。

儘管面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洪流,歐元區不少國家已走在蹣跚復甦的軌道,爲何德國遲遲未能走出增長低迷的陰影?二戰後幫助德國奠定經濟強國地位的德國發展模式,還能繼續走下去嗎?

衰退風險再度襲來

在經歷了2023年技術性衰退後,今年年初德國經濟呈現回暖的跡象。一季度GDP環比上升0.2%,Ifo商業景氣指數也在4月份創下2023年5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但這樣的復甦勢頭沒有得到延續。今年二季度,德國季調後的GDP增速由正轉負,環比下滑0.1%。PMI、商業景氣度、工業訂單量等多項指標也反映出“歐洲經濟火車頭”增長的壓力不斷增大。

PMI作爲前瞻指標,9月份,德國綜合PMI初值連續第四個月下降,在榮枯線以下繼續下探,製造業PMI初值40.3,創近一年來新低。最近,德國慕尼黑經濟研究所公佈的德國Ifo9月商業景氣指數連續四個月下滑。季調後的8月工業新訂單環比下降5.8%,顯示製造業需求依然疲軟。

德企也被黯淡的前景所籠罩。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今年前六個月,德國申請破產的公司數量與2023年相比增加了近25%,僅8月份,德國提交的常規破產程序數量就比上年增加10.7%。汽車作爲德國的優勢產業也不能倖免,大衆汽車不久前宣佈關閉本土工廠,寶馬和梅賽德斯-奔馳也下調了它們的盈利預期。德國工商聯會8月1日發佈的一項調查顯示,越來越多的德國企業正考慮減少生產或遷往海外。

“德國經濟從未出現過如此持久的疲軟,”德國工商聯會首席執行官Martin Wansleben說,德國只在2002和2003年出現過連續兩年的經濟衰退。

德國政府在週一表示,工業部門拖累了產出,該部門未能從新冠疫情和俄烏衝突帶來的衝擊中恢復過來。

然而,德國遲遲未能走出增長低迷的泥潭,復甦難在哪裡?

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德國是典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外需疲軟使得經濟受到不小拖累,一來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外需不足讓德國增長動力偏弱,二來地緣局勢的延宕也讓德國的外貿、能源供應受挫。而從德國內部看,汽車等支柱產業受到來自中美的激烈競爭,在國際市場的相對優勢下降,但又未形成新興產業等新的增長點,進而影響投資和消費信心。

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朱宇方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德國當前的主要問題是製造業低迷。在所有發達經濟體中,德國的製造業佔比是最高的,而近年德國的製造業遭遇一系列重大挑戰。

朱宇方進一步指出,首先是能源供應問題。俄烏衝突爆發後,德國最重要的工業能源——進口天然氣來源被切斷,使德國的化工、金屬加工等能源密集型產業受到重創。現在雖然天然氣價格回落,但仍然缺乏長期穩定的低價能源來源,使德國高耗能產業面臨外流風險。此外,當時因能源價格高企而推升的消費物價也仍然處在高位,影響了德國工業品的出口競爭力。

其次是近年歐央行爲了應對通脹持續加息,而德國的通脹主要是能源價格造成的輸入性通脹,加息進一步提高了資金成本,加重企業負擔,使德國經濟雪上加霜。

德國發展模式,不靈了?

地緣衝突、全球需求放緩,是掣肘德國經濟的週期性逆風,但德國內部正在經歷的結構性轉型也讓復甦變得遲緩。

德國經濟研究所(DIW)預測和經濟政策負責人Geraldine Dany-Knedlik不久前曾總結道,表面看德國爲經濟萎縮所困擾,實際上德國正受到結構性變化的拖累,綠色轉型、數字化和人口結構變化,以及來自外部企業的激烈競爭,引發了結構性調整過程,削弱了德國經濟的長期增長前景。

近幾個月來,更不乏聲音認爲“德國發展模式已經崩潰”。過去,德國經濟能實現長期的蓬勃發展,很大程度上依靠以穩定爲導向的政策、數量龐大的“隱形冠軍”企業、生產高質量工業品的能力以及出口導向型增長,而這又以廉價的能源和全球化爲基礎。

但現在情況正在發生扭轉。荷蘭國際銀行七月發佈的報告指出,德國工業和經濟置身於週期性和結構性逆風之中,但德國人最終會意識到依靠廉價能源和易於進入的大型出口市場的舊宏觀商業模式不再有效。經濟學人智庫一份報告也認爲,德國的增長遲緩,可以歸因於當前經濟模式的侷限性,即對美國和中國貿易的依賴、高昂的能源價格、嚴格限制政府債務導致的公共投資缺乏以及人口前景不佳。

這週一,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則迴應稱,德國的發展模式沒有崩潰,只是在過去十年逐漸失去了競爭力。

在丁純看來,德國的發展模式可以簡單歸納爲利用俄羅斯的廉價能源供應和包括中國在內廣闊的海外市場,但俄烏衝突後這一模式遭受到了很大的現實挑戰,一方面,可以看到近年德國正在努力轉型,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如短時間切換能源供應結構,從管道天然氣轉向LNG,一定程度上擺脫對外部依賴。

但同時,時代轉折之下,德國模式的轉型還要經受不小壓力。丁純解釋道,首先能源轉型還未完成,目前德國依然面臨能源供應不穩定的問題,儘管電價對比高峰時期大幅回落,但仍有波動的風險。其次則是創新不足的問題,德國在數字化等產業領域和中美的差距日益明顯,感受到的國際競爭自然日漸激烈。但新興產業和創新氛圍的打造並非朝夕之功,需要資金、社會環境、人才培養體系等多種因素的共同推動,就拿創新與金融體系來看,德國的資本市場規模、風投資本的活躍度、金融體系對科創的支撐,和美國相比差距依然不小。

再者,德國和外部市場的緊密關聯,無形之中也是對外部地緣衝突的巨大風險敞口。俄烏、巴以的局勢動盪,既衝擊全球經濟增長,波及德國的經貿表現,同時也會分散政府支出和政策焦點,難以全力發展經濟。

此外,朱宇方指出,德國官僚主義氾濫、勞動力短缺等長期問題也沒能得到解決,讓轉型和復甦愈加步履蹣跚。

前景難言明朗

德國政府下調了今年的增長預期後,對明年保留了一定樂觀。週三發佈的報告預計,由於私人消費和出口復甦有助於促進增長,2025年德國生產總值將增長 1.1%,2026年將增長1.6%。

爲了挽救乏力的增長,德國經濟部在7月份推出了一攬子增長方案,其中包括減稅、降低工業能源價格、減少官僚作風、鼓勵老年人繼續工作以及爲外國技術工人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條件。

哈貝克表示,如果這些措施得到全面實施,德國經濟將在未來兩年內顯著增長。

該方案部分迴應了官僚主義、勞動力短缺、能源價格高企等癥結,但這會是幫助德國走向復甦拐點的良藥嗎?

在朱宇方看來,德國政府推出的49項經濟增長方案並無新意,難以改變德國當前嚴重的結構性問題,所以中短期內不太看好德國的經濟復甦。

丁純表示,德國此前實施了一些經濟刺激政策,但是相對起效不快,一些舉措也還未精準到位,加上財政預算的限制,也讓政策紓困能力受到制約。

值得注意的是,未來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存在,更讓德國的復甦之路更爲曲折。

首先是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如果下任總統推行保護主義、破壞全球自由貿易秩序,歐洲和德國經濟可能會面臨“顯著較低”的增長和較高的通脹。

丁純向記者分析,特朗普競選階段就主張徵收高額關稅,若國際貿易的緊張局勢加劇,將把德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進一步推向困境;在能源政策上更偏向傳統化石能源的態度,德國的綠色能源轉型或受到影響;更強調美國優先,在俄烏、巴以問題上或會出現政策轉向,不確定性進一步上升。

而把視角轉向德國國內,政黨政治、地方選舉和2025德國大選等政治不確定性也給增長帶來干擾。近來,德國極右和左翼的民粹政黨崛起,正在挑戰執政聯盟的地位,與此同時,朔爾茨的“紅綠燈”執政聯盟內部的分歧則不斷擴大,政壇的拉鋸和不確定性或讓增長經受更多考驗。

不過,德國的前路也潛藏向好的機遇。丁純認爲,歐央行的加速降息將爲復甦提供推力,展望明年,全球經濟如能進一步回暖、俄烏和中東局勢趨於平穩,將帶動德國貿易和投資回暖。整體而言,儘管德國經濟這兩年增長在歐盟內一枝獨秀的態勢不再,但經濟體的韌性還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