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位基金經理離任創9年新高,長期績差基金經理被勸退,公募業加速“去產能”?

財聯社8月15日訊(記者 李迪)今年以來,公募基金行業的人事變動比往年更加頻繁。基金經理的離任數據創下了9年來的新高。這些離任者多數在不久後離職,內部轉崗的人數非常少,這也引發了市場對於基金經理失業潮的擔憂。

不過,從基金經理的總體數量數據來看,全行業公募基金經理數量仍超3600人,與年初相比未出現大幅下降,可見大規模的全面失業潮並未出現。

但多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近兩年,績差基金經理已經成爲了公募基金公司的嚴重累贅,基金經理的工作穩定性在下降,長期績差基金經理被勸退的現象也在增多。

年內已220位基金經理離任,創9年新高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14日,今年以來共有220位基金經理離任,創9年新高。2016年至2023年同期,離任的基金經理數量均少於200人。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上述於今年離任的基金經理中,在公司內部轉任其他崗位的非常少,多數是在離任後不久便離職。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基金經理的離職原因主要有兩大類,第一,長期績差的基金經理被公司勸退、裁員;第二,績優基金經理因原公司降薪、限薪而跳槽去更好平臺。

此外,僅最近一個月,就有仇秉則、程偉慶、易文斐、陳恬等業績欠佳的基金經理清倉式卸任,且基金經理變更公告顯示其並無轉任本公司其他工作崗位的說明。這意味着這些基金經理大概率即將離職。

以程偉慶爲例,他加入易米基金前,曾於中信證券擔任研究部首席策略師、交易與衍生品部研究團隊負責人、資產管理部投資經理等職位。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他的總管理規模僅爲0.84億元。

今年7月23日,他卸任旗下兩隻基金的基金經理職位,旗下無在管基金,且無轉任公司其他崗位的說明。原本由他管理的兩隻基金近一年多業績表現均欠佳。其中,他任職易米低碳經濟股票發起的基金經理職位近一年半,任職期間該基金A類份額回報爲-42.80%;任職易米開泰混合的基金經理職位近一年零九個月,任職期間該基金A類份額回報爲-36.58%。

產生三大方面負面影響,績差基金經理成累贅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長期績差的基金經理不僅難以爲公司創造價值,反而會成爲公司發展的拖累,他們主要會對公司產生三大方面的負面影響。

第一,長期績差的基金經理會對公司帶來較多的薪酬負擔,直接增加公司的財務壓力。

儘管近年來基金經理的獎金出現了明顯的縮水,但他們的固定工資通常在公司中依然屬於較高水平。績差基金經理拿着較高薪水卻未能創造相應回報,再加上基金行業近期普遍在降本增效,這些基金經理就很容易成爲調整和優化的對象。一公募人士甚至對記者直言,“裁一個基金經理能少裁好幾個基層員工呢!”

該人士還補充說,“裁員最怕的就是裁到大動脈。公募基金如果裁掉一些中後臺員工,說不定合規、風控會出漏洞,但是裁掉績差且管理規模很小的基金經理基本不會有這種‘裁到大動脈’的擔憂,是風險更低且收益更高的選擇。”

第二,一些績差基金經理的所管基金會淪爲迷你基金,而迷你基金的存在會增加公司的運營成本。

根據基金合同的不同規定,長期規模過小的迷你基金可能會面臨清盤的風險。北京一中型公募人士對記者表示,“我們公司之前有一位離職的基金經理,他就業績太差而面臨着基金規模大幅縮水的困境。爲了給他管理的迷你基金保殼,公司每年都要花費資源去救他管的這隻基金,這確實會增加公司的經營成本。”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二季度末,至少有230名基金經理的總管理規模在5000萬以下,這意味着這些基金經理所管理的所有基金均爲規模小於5000萬的迷你基金。

第三,績差基金經理會影響公司的整體業績排名。基金評價機構會對公募基金的產品分類並整體進行業績評估,如果長期績差的基金經理太多,公司整體業績在行業內的排名會受拖累。此外,如果績差基金經理太多,基金公司的品牌形象還可能會受影響。

基金經理失業潮來了?

在公募行業面臨多重挑戰的時期,即便是門檻高、專業性強的基金經理職位,也不可避免地承受着更大的失業壓力。許多受訪者對記者表示,近兩年,基金經理工作沒有以前那麼穩定了,行業內部的淘汰速度正在加快,一些長期績差的基金經理會被公司勸退。

爲鼓勵長期投資,多數公募基金公司在考覈一位基金經理的業績表現時,不會過度關注短期業績,而是會將一年、三年、五年這種相對中長期的業績納入考覈維度。不過,自2021年以來,熊市的持續時間已經三年左右,許多基金經理的不佳業績表現也已持續近三年。在如今的時間節點,許多基金經理都面臨着更大的業績壓力。

“去年,我們公司就勸退了一位長期績差的基金經理。這位基金經理一直堅持價值投資理念,但是他的績差已經持續了將近三年,這讓公司失去了等待耐心。如今熊市已經三年,正好卡在許多公司的業績考覈時點,許多持續三年績差的基金經理都面臨着巨大壓力。”一資深公募人士對記者如是說。

此外,2020年和2021年時,公募基金行業很繁榮,大量新生代基金經理涌現,但這些基金經理未必都能勝任基金經理工作。最近三年,一些新生代基金經理未能抗住震盪市的考驗,於是被市場淘汰,這也是正常現象。一券商人士對記者表示,“2020年和2021年行業擴張期的時候,給新人發基金相對更容易,所以有許多新基金經理誕生。而這些基金經理缺乏能證明自身能力的歷史業績,而且其中也有一些是乘着行業東風起來的‘混子’,這些基金經理確實需要出清。”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之前,基金經理的工作還是能做到比較穩定的。畢竟培養一個基金經理的成本太高了,哪怕一兩年業績表現不好,公司也不會淘汰這些基金經理。但是今時不同往日,現在許多基金公司面臨的經營壓力巨大,已經養不起那麼多基金經理了。”

不過,從基金經理的總體數量來看,基金經理這一職業羣體應該並未出現大規模的集體失業潮。此前,公募基金經理人數於2022年8月首次突破3000人。2023年底,公募基金經理人數增長至3663人。截至今年8月14日,公募基金經理人數爲3609人,未出現明顯下降。

“基金經理數量整體保持穩定一方面是由於公募基金的整體規模仍處在擴張狀態,理論上需要更多的基金經理來管理基金。另一方面也是由於部分奔私的基金經理迴歸公募、次新公募推出新基金經理。”上述資深公募人士如是說。

雖然全面失業潮未出現,但績差基金經理的失業壓力確實有所增加。

上述中型公募人士對記者表示,“基金經理整體數量保持穩定可能是由於新人的補充。從個體層面看,長期績差基金經理的失業壓力整體還是大了很多。如今許多公司都在業務收縮,公募難、私募更難,基金經理跳槽的難度也提升了,部分績差基金經理只能被迫轉行。”

近兩年,有部分前基金經理轉型去做自媒體、公務員,也有基金經理轉型去做滑雪教練。但也有部分績優基金經理憑藉自身實力跳槽去了更大的平臺,如閆沛賢、白冰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