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世界母語日 科博館揪用母語玩科學

配合世界母語日,科博館舉行排灣族琉璃珠手作活動,結合排灣族民族植物與文化、族語聽說學習,讓觀衆認識多元文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張妍溱臺中傳真)

2月21日是「世界母語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22年起開始,推動定時臺灣台語導覽解說,去年12月新開設《科博做夥講》Podcast節目以臺語說科學,2023年的母語計劃更多元,涵蓋原住民族太魯閣族、排灣族,並籌備臺灣台語、臺灣客語展場語音導覽服務,揪觀衆活用多元母語玩科學。

臺語Podcast《科博做夥講》去年12月開播,由地質學組張鈞翔博士擔任主持人,他以臺灣台語談科博、聊科學,每月隔週更新,揭開科博蒐藏庫的面紗、能源與科學革命、兔年主題等等,多元主題節目,受聽衆歡迎。

《科博做夥講》主持人張鈞翔分享,不同語言轉換要完整翻譯所有字句並不容易,艱澀的科學專有名詞,通常先以臺灣華語表達,再用臺灣台語補充說明,避免過度牽強的解釋,使語感、詞彙意義失真。以「靈長目」爲例,由臺灣華語直接發音,再以臺灣台語補充其特徵,是有智慧、手腳靈活的動物,讓聽衆快速理解,更有親切感。

除線上臺語科學節目,解說員與志工在第一線接觸觀衆,也是母語傳播的重要媒介。科博館今年招募具「臺語專業證照」的解說生力軍,將持續培訓館內解說員及導覽志工,增進臺灣台語職能。另科博館也與臺中市聾人協會合作,提供臺灣手語翻譯導覽服務,營造環境友善場域。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長焦傳金表示,科博館作爲公衆空間及學習平臺,響應不同國家語言及多元母語責無旁貸,可增進族羣間彼此瞭解、溝通、接納。「世界母語日」喚起各界對母語保存的意識,期待民衆踏進科博館,實際參與豐富多元的科教活動,用母語認識科學。

科學教育組主任徐典裕指出,近年配合學團參觀申請,解說員會依需求安排多元語種導覽解說,例如:在科學中心進行的演示教學,以臺灣台語主講,搭配教學道具,深入淺出地帶孩童認識光、大氣、聲波等物理概念。

目前科博館也攜手臺中教育大學,已選定常設展廳超過300個展點,錄製臺灣台語的語音導覽內容;另針對臺灣客語(大埔腔),也和專家重新潤飾展場語音導覽、數位語音導覽(icobo APP),以生動的故事引導方式,讓觀衆聽着客語融入展場情境。

科博館今年陸續辦理母語日系列活動,如:原住民族文化與植物體驗、臺灣台語繪本親子導讀等,228連續假期也將迎來臺中市賴厝國小「古錐囡仔合唱團」,歡迎來聆聽充滿活力的臺灣台語童謠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