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條措施是一國兩制? 國民黨:府院拿兩岸關係打選戰

國民黨民進黨利用兩岸關係打選戰。(圖/記者林敬旻攝)

記者徐政璿/臺北報導

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10月31日纔剛閉幕,11月4日發佈26條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措施(簡稱:26條),遭蔡政府質疑是一國兩制行動方案。對此,國民黨5日發佈聲明表示,兩岸執政當局不斷累積善意,纔是維繫兩岸和平發展的不二法門,民進黨腳脛反應就指一國兩制,這樣子的政府是進步還是倒退?

國民黨指出,去年228,大陸當局公佈31條措施,行政院在半個月後,始由副院長施俊吉召開記者會,宣佈陸委會成立長期專案小組,將對 31條持續進行追蹤及研析,並定期社會說明。時任陸委會副主委正義則說,31條是長期性的,政府對此要「聽其言,觀其行」,希望中國要給臺商有比較多的營利空間,真心對待臺商,讓臺商資金能夠自由進出,也要有更多保障和保護。一年半匆匆過去,施與林已不在其位,放手興利疾呼猶如空谷迴音

根據中國大陸官方聲明,26條旨在「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乃是繼率先同臺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爲臺胞和臺企提供更多同等待遇。但揮舞抗中大纛、忙於保政權的民進黨政府,對26條的腳脛反應則是:去年31條基礎上的延伸擴大、變換花樣、包裝宣傳,「名爲惠臺,實爲利中」,更夾帶一國兩制。令人不禁問:這樣子的政府是進步還是倒退?

針對大陸當局推出26條措施,國民黨願務實地指出,只要是有助於提升臺灣人民福祉企業權益的大陸對臺政策,社會各界都會表示歡迎。國民黨進一步認爲,唯有雙方執政當局不斷累積善意,纔是維繫兩岸和平發展的不二法門。

國民黨強調,樂見26條爲臺資企業提供同等參與和同等享受的13項待遇,也爲臺灣人民提供13項同等待遇的便利和支持。

國民黨表示,爲了維護兩岸企業與人民的權益,雙方應該透過已經授權的管道積極溝通、和平對話。國民黨鄭重承諾,2020重返執政後,必定儘快促成兩岸兩會制度化協商的恢復,鞏固臺海和平穩定,保障人民及企業的福祉和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