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兆!臺積、鴻海等AI族羣發威 上市櫃業績創最佳4月

臺股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上市櫃公司4月營收在臺積電(2330)、鴻海(2317)等AI股發威下,合計繳出3.5兆元的成績單,寫下歷年同期新高的亮眼成績,也是今年單月新高,月增1.2%、年增18%,直逼去年9~11月單月3.5兆~3.7兆元的旺季水準。

前四月累計營收13.2兆元,年增8.3%。時序進入「五窮六絕」的第2季傳統營運淡季,不過,專家預期,在AI、記憶體等產業業績力挺下,5、6月營收有機會逐月向上。

臺股4月營收亮點 圖/經濟日報提供

蘋果iPhone進入庫存調整階段,加上塑化、鋼鐵、水泥等原物料股,受中國大陸需求疲弱等不利因素影響,市場原先看淡4月營收表現,不過,在臺積電、鴻海、英業達、日月光投控等交出月、年雙增的亮麗成績,整體上市櫃4月營收成績斐然。

根據統計,上市櫃公司4月營收合計爲3.5兆元,月增1.2%、年增18%,寫下歷史同期新高。其中,營收年增的公司1,166家、佔比63.4%,月增的公司922家、佔比50.1%,月、年雙增的公司則爲649家,佔比35.2%,遠優於去年上半年時動輒不到二成的數字。

不過,4月營收創歷史單月新高的公司有32家,低於3月的58家,顯示產業庫存去化雖已接近尾聲,仍需觀察下游需求的復甦力道。

累計前四月營收13.2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8.3%。其中,個別公司累計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的有1,091家、佔比59.3%,優於去年上半年;單月營收規模突破千億元的公司,有鴻海的5,108億元、臺積電2,360億元兩家。

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臺新投顧總經理呂仁杰分析,時序進入「五窮六絕」傳統淡季,但觀察目前各產業的國際報價、產能利用率等面向,晶圓代工、封測、散熱、伺服器、組裝等AI族羣,以及需求涌現的記憶體,與產業谷底已過的被動元件,面板、網通、自行車等產業的業績各有表現下,預期上市櫃公司5、6月營收有機會逐月向上。

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表示,第2季有望淡季不淡,以臺灣50成分股的獲利預估來看,第2季將維持第1季約6,000億元的水準;第3季再挑戰7,000億元,基本面將是臺股最大靠山。

延伸閱讀

十檔業績連三增 多頭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