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準公共幼兒園曾違規 教團要求教育部管控品質

教育再公共化聯盟今天召開記者會,拒絕假公共化學前教育政策。(林志成攝)

教育部2018年起推動「準公共」幼兒園政策,到目前已投入292億元補助私幼加入,但教育再公共化聯盟今批評,5年來,這些準公共幼兒園無法確保辦學品質,33%園所有違規紀錄。他們要求總統候選人,不要以大撒幣來回應家長的育兒需求,增設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才能解決問題。

教育再公共化聯盟今天召開「拒絕假公共化學前教育政策」記者會,全國教保產業工會理事長郭明旭說,賴清德當行政院長時開始推動準公共幼兒園政策,但這其實是濫用公共化的現金補助,政府用最寬鬆的標準補助私幼加入,目前全國4178所私幼中,有1949所、約47%加入。

郭明旭指出,政府現在對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的監督非常嚴格,包括每學期派人到園訪視、一年有2至3次進行會計查帳、年度績效考覈及五年一次的基礎評鑑等,但對於準公共幼兒園,卻僅有五年一次的基礎評鑑,導致準公共幼兒園的品質難以確保。

郭明旭表示,教育部規定準公幼給教保員月薪至少3萬元,但有些園所卻告訴教保員這包含加班費,如果沒有全勤還要扣1000元;此外,有些準公幼要教保員簽約3年,因爲他們想躲過工作滿3年後薪資要調整到3.3萬元的規定。

兒福聯盟發言人李宏文則說,他們利用教育部教保資訊網的資料發現,準公共幼兒園政策推動5年多來,有33%園所曾有違規紀錄,包括聘請不符資格的教保員、超收學生、巧立名目收費及師生比不合規定等。

李宏文說,針對公立、非營利、私幼及準公共四類幼兒園,兒福聯盟在今年3月曾對家有6歲以下幼兒的家長進行調查,結果家長對於準公共幼兒園的滿意度最低,顯示這項政策並沒有做好準公共幼兒園的品質管控。

婦女新知基金會秘書長覃玉蓉表示,教育部說臺灣現在公共幼兒園已達7成,但這其實是濫竽充數,因爲其中包括準公共幼兒園。她要求教育部以管理公立及非營利幼兒園的標準來管理準公共幼兒園,否則就應安排準公共幼兒園制度退場的時間。

覃玉蓉說,她看到幾位總統候選人的學前教育政見都是在大撒幣,然後還互相指責抄襲,覺得很好笑。她建請各候選人,設立公幼及非營利幼兒園纔是解決家長育兒問題的有效辦法,不要再大撒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