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億元“保交樓”專項借款絕大部分已投放到項目

昨日,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在國新辦發佈會上透露,近期將召開相關工作部署會,要求銀行儘快行動起來,在城市人民政府牽頭協調下,與住建部門一起,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加精準支持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

肖遠企表示,近一段時間以來,金融監管總局積極配合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從房地產市場供需兩端綜合施策,不斷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目前,銀行對房地產融資主要有以下渠道:一是對房地產企業的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按揭貸款)。截至目前,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的餘額分別是12.3萬億元和38.3萬億元,2023年就分別發放了開發貸款3萬億元,住房按揭貸款6.4萬億元,這兩項加起來將近10萬億元,規模非常大。二是銀行投資房地產企業債券。去年末銀行購買房企債券餘額4275億元,銀行投資房地產企業發行的債券金額也比較大,2023年比2022年增長了15%。此外,銀行在2023年還向房地產企業提供了併購貸款、存量展期貸款,這兩項加起來超過1萬億元。

在“保交樓”方面,截至2023年底,3500億元“保交樓”專項借款絕大部分都已經投放到項目,商業銀行還提供了相應的商業配套融資,確保“保交樓”任務完成。

肖遠企表示,金融監管總局將指導金融機構用好用足現有的金融支持政策,繼續做好房地產金融服務,保持房地產信貸整體穩定,滿足合理融資需求,爲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貢獻和發揮金融力量。近期,還將重點開展以下四項主要工作。

一是加快推進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在城市政府牽頭協調機制下,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則,向本行政區域內金融機構推送可以給予融資支持的房地產項目名單。這在跟住建部聯合發的通知裡已經明確。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評估協調機制推送的支持對象,對正常開發建設、抵押物充足、資產負債合理、還款來源有保障的項目,要積極滿足合理融資需求;對開發建設暫時遇到困難但資金能夠平衡的項目,不盲目抽貸、壓貸、斷貸,要通過存量貸款展期、調整還款安排、新增貸款等方式予以更大力度地支持。近期,還將召開相關工作部署會,要求銀行儘快行動起來,在城市人民政府牽頭協調下,與住建部門一起,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加精準支持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

二是指導金融機構落實好經營性物業貸款管理要求。1月24日晚,金融監管總局與人民銀行一起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經營性物業貸款管理的通知》。這個通知允許銀行發放經營性物業貸款,對經營規範、發展前景良好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全國性銀行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基礎上,對這些房企發放的經營性物業貸款,在今年年底之前可以用於償還房企的存量貸款和他們發行的公開市場債券。

三是要繼續做好個人住房貸款金融服務。支持各地城市政府和住建部門,因城施策進一步優化首付比例、貸款利率等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指導督促銀行更好服務廣大人民羣衆剛性和改善性住房的融資需求。

四是指導和要求銀行等金融機構大力支持“平急兩用”重大基礎設施、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建設,並且要求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相關

去年商業銀行淨利潤同比增長3.24%

昨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統計與風險監測司負責人劉志清在國新辦發佈會上通報了2023年全年銀行業保險業運行情況、經營穩健性情況。數據顯示,銀行業保險業總資產和主要業務平穩增長,2023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總額417.3萬億元,同比增長9.9%,全年人民幣貸款新增22.75萬億元,同比多增1.31萬億元,負債總額383.1萬億元,同比增長10.1%,人民幣存款新增25.74萬億元,同比少增5101億元。

2023年末,保險公司總資產29.96萬億元,同比增長10.4%;通過債券、股票、股權投資等方式,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各類融資支持25.4萬億元,較年初增加2.9萬億元;2023年賠款與給付支出1.89萬億元,同比增長21.9%;農業保險爲農業發展提供風險保障4.98萬億元。

資產質量總體保持平穩。初步統計,2023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3.95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495億元。不良貸款率1.62%。商業銀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爲84.2%,保持在較低水平。全年處置不良資產3萬億元,保持處置力度。

風險抵補能力充足。初步統計,2023年商業銀行淨利潤2.38萬億元,同比增長3.24%。貸款損失準備金餘額增加4768億元,撥備覆蓋率爲205.1%,持續保持較高水平。商業銀行整體資本充足率15.1%,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0.5%。其中大型銀行資本充足率17.6%,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1.7%。商業銀行槓桿率6.8%,保持穩健水平。保險業償付能力保持充足,2023年末綜合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爲196.5%和127.8%。其中,財產險公司分別爲236.5%和204.3%,人身險公司分別爲186.2%和110.3%。

流動性保持較高水平。2023年末,資產規模2000億元以上銀行流動性覆蓋率151.6%,淨穩定資金比例125.5%。資產規模2000億元以下銀行優質流動性資本充足率269.4%。各類機構流動性指標均保持較高水平。銀行資金來源穩定,各項存款佔總負債的比率達到69.2%。2023年,保險公司經營活動淨現金流1.71萬億元。

展望2024年,劉志清表示,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產業基礎、要素稟賦、創新能力等基本面不斷優化,新型城鎮化、綠色轉型等方面將形成發展增量,爲銀行業保險業發展提供強大動力,行業發展機遇大於挑戰。銀行業有望持續保持穩健發展勢頭,機構和功能佈局更爲合理,金融資源配置將進一步優化。過去三年,保險業總資產平均增速達到8.7%,保持良好發展態勢。保險業未來發展潛力巨大,服務社會經濟大局能力將持續增強,更加有效地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功能。

本組文/本報記者程婕

統籌/池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