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CEO 馮大剛:36氪爲什麼要做36碳?
一呼一吸,皆是要聞。
文|36氪 CEO馮大剛
“碳”是什麼?
碳,多數指“二氧化碳”。一個成年人每天要呼出約 0.9 千克的二氧化碳;一部華爲 Mate 40 手機,從原材料生產到銷售,要排放81.09 千克的二氧化碳;某汽車品牌的成都工廠,僅是用電環節,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有11000 噸。
碳,無處不在,而“減碳”,則是近兩年的流行詞。
以二氧化碳、甲烷等爲代表的溫室氣體,是造成全球變暖的“幕後元兇”。一個驚悚卻現實的結論是:全球氣溫每升溫一度,高溫、洪水、森林大火、海平面上升等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就會提升。
套用科幻小說裡的蝴蝶效應——當北冰洋的冰山一角因爲升溫而瓦解跌落,南半球澳洲大陸上的一隻樹懶就會因肆虐的山火失去家園。
國內的輿論場裡,“環保、綠色、減碳”的口號始終不絕於耳,而在2020年9月22日,“減碳”被提上最高日程。
這一天,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大會上向世界宣佈:中國將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碳達峰指“碳排放量達到峰值不再增長”,碳中和指“通過多種節能減排手段抵消產生的碳排放”)
“922”成爲了一道分界點。關於“碳”這件事,國內從“減碳”這樣模糊的口號,變成了“雙碳”的清晰目標。
這也是 36 氪如今關注“雙碳”的原因。
頂層戰略的釋放直接影響着產業變化。就連看似與“雙碳”不太相關的公司,比如消費品領域的“元氣森林”、雙十一銷售額達10億的北京高端商場 SKP,也都“偷偷”開始了雙碳佈局——前者在建造自己的“零碳”工廠,後者找來諮詢公司,謀劃商場的“碳排放”計算以及減排手段。
處於商業與科技的交疊處,“雙碳與 ESG”是每個人未來 20 年內無法忽略的命題。
所謂ESG,指的是對企業在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企業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等三個層面的表現進行績效評估,以此來區別於傳統上以財務表現爲核心標準的投資理念。
因此,在 2022 年開篇,我們特別凝聚了一支精英內容團隊,將“雙碳與 ESG”領域的報道集中在一個陣地,以便於讀者更高效地獲取內容。我們將圍繞“雙碳與 ESG”行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模式,提供專業、易懂、好看的內容報道,這也就是你所看到的“36 碳”公衆號。
籌備公衆號期間,我們儲備了多篇重磅內容,之後會陸續首發在 36 碳中;另外,在這個尚且新興的領域裡,我們還找到了一批同樣以“雙碳與ESG”爲目標的同行人,希望能用媒體的細微觸角,串聯起產業裡的點點星火。(爲了不影響您的閱讀體驗,我們將這些同行者對 36 碳的寄語放在了文末)
我們將通過36 碳儘可能覆蓋“雙碳與ESG”行業的重要信息。2010年,36氪成立時,互聯網百廢待興,十二年裡,我們通過一以貫之的原創內容報道,爲以互聯網公司爲代表的新經濟領域,帶去了信息差的消弭;如今,“雙碳”興起,人們清楚其重要性,但又困惑於“誰在做?怎麼做?找誰做?”。
解決信息不對稱,本身就是 36 氪的內容所長——在媒體矩陣上,36 氪除了固有的網站、APP、微信公衆號、微博等渠道外,大力拓展的短視頻和直播板塊也收效甚廣。截止去年 12 月,36氪全網月均瀏覽量達8.49億次,實現連續14個季度的增長,短視頻全網粉絲量則超過了600萬。
截止目前,我們的報名後臺已經收集到“雙碳與 ESG”相關創業項目超過 100個,實話說,這個數目讓籌備團隊感到訝異——大家能夠理解“雙碳”創業的背景與初衷,但也感慨創業者們的行動之迅速。
爲了給這些報名的創業者保駕護航,我們成立了陣容豪華的“機構+產業”評審團,他們當中涵蓋了頂級機構的雙碳賽道投資人,也有來自新能源汽車、化學材料、製造業、碳覈算、雲計算/數據中心等雙碳相關領域的資深行業人士,包括(嘉賓次序按照首字母排列):
董晶 陶氏化學(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亞太區總監
管宇凡 蔚來資本董事總經理
金兆強 東證創新總經理
荊慧 阿里雲數字產業和生態合作部總經理
李冠羣 紅杉中國副總裁
樑豔 萬國數據設計運營中心高級副總裁
陸玄 清新資本投資總監、循環經濟行業負責人
孟濤 美的樓宇科技研究院院長
孫李平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唐人虎 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於曉軼 經緯創投循環經濟賽道負責人
餘樂 綠動資本執行董事
在公衆號的後半段入場,我們仍有耐心,更有信心,與行業裡的公司與讀者,共同“碳”索一個全新領域。我們熱忱地期待您關注 36 碳。
|以下爲“36 碳同行者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