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多家銀行下調存款利率
本報記者 慈玉鵬 北京報道
步入4月,多家銀行下調存款利率。
《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髮現,近期廣西、新疆、廣東、湖北等多地區部分銀行機構下調存款產品利率。其中,部分機構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等產品利率均有所下調,最高下調幅度達到40BP。
記者採訪瞭解到,爲應對外部衝擊以及提振國內需求,近期市場對降準、降息等政策的預期有所增強,銀行亦有保持淨息差水平的需要,故而部分機構選擇存款利率下調。未來存款利率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
利率下調
近日,廣西西林農商行2年期、3年期、5年期定存利率分別下調25BP、45BP、40BP,調整後利率分別爲1.60%、1.90%、1.95%;廣西扶綏農商行自4月10日起,3個月至5年期定存利率下調20—35BP,調整後3年期和5年期利率均爲2.00%。
新疆尉犁農商銀行也於4月1日發文稱,爲順應利率市場化改革趨勢,該行自2025年4月1日起將人民幣掛牌利率進行調整,調整後2年期、3年期、5年期的個人整存整取的利率分別爲1.80%、1.95%、2.00%;廣東南澳農商銀行4月發文稱,該行決定自當日起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其中1年期整存整取定存利率由此前的1.60%下降至1.55%。
某銀行在其APP發佈公告稱,將於2025年4月1日起分別調整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其中,3年期大額存單利率由2.6%下調至2.4%,降幅爲20個基點;5年期大額存單則由2.9%下調至2.5%,降幅爲40個基點。
北京財富管理行業協會特約研究員楊海平告訴記者,近期存款利率下調的原因主要包括:其一,出於應對外部衝擊以及提振國內需求等考慮,近期市場對降準、降息等政策的預期有所增強;其二,商業銀行爲了保持淨息差水平,採取了更加靈活的資產負債配置策略,積極提升存款定價的精細化程度,進一步強化對被動負債的主動管理。
未來或仍有下調空間
記者梳理髮現,2024年以大行爲首的存款掛牌利率經歷了多輪下調,目前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已多次表態“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
某華北地區股份行人士表示,爲推動社會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的情況,2024年四季度商業銀行息差已經下降到1.52%,銀行機構在息差承壓的大背景下,存款利率或仍有下降可能。
近日,農業銀行副行長林立在該銀行2024年度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從負債成本來看,去年7月、10月,包括農行在內的主要商業銀行兩次下調了存款利率。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是在不斷完善,預計2025年負債成本仍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主要受三個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去年以來存款利率下調的成效將會在今年持續釋放;二是非銀同業活期存款利率納入自律管理之後,同業市場利率整體下行,這有利於降低同業負債成本的壓力;三是去年發達經濟體陸續開啓降息週期,外幣的負債付息率水平有所下行,因此今年負債成本仍將一定程度下降。
另一家國有銀行行長表示,將主動適應低利率環境,積極探索高質量發展有效路徑,深入落實好、用活“五個必須”,統籌認識論方法論,推動實現該行全年發展“三穩三優三控”的總體目標。
楊海平表示,無論是從應對外部衝擊、提振實體經濟的角度,還是從債務風險化解的角度看,下一階段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下行趨勢將延續。不同的商業銀行將根據自身的市場地位、資產負債實際情況,採取更具有前瞻性、更靈活的存款定價策略。
(編輯:朱紫雲 審覈:何莎莎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