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內最好是它? 豪華出格的寶馬i5好開也好坐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1月26日報道 都說“56E”是普通人的天花板,沒錯兒,回想當你我之間的少許幸運兒,身居要職或是生意小有成就,一旦邁入中年門檻,一部德系豪華行政級大轎車爲伴,畫面是如此的和諧合理合拍。

這些人往往看盡人間浮華,對於車的態度早已沒了少年時的錙銖必較。而是用更簡潔的方式,選擇一款係數名門,經受住歷史檢驗的傳承車型。

一來,能撐得住門面,再者安全、性能、豪華度無短板,剩下的,不外乎是各自品牌喜好,品牌服務印象等等外部因素最終做出抉擇。

扯遠了,今天聊得是第八代寶馬5系(參數丨圖片),寶馬特意安排了高比例的i5車型供媒體全天體驗,再次感慨BBA三駕馬車衆,寶馬的電動化,新能源轉型動作是最徹底最積極的。

毫無疑問,我與諸位一樣,在看到全新第八代5系時候,也是被這突如其來的畫風轉變而咋舌。

相較寶馬5系第6代、7代車型形成固定的沉穩氣勢而言,第八代寶馬5系風格大變,而且是從內到外的年輕化蛻變。要知道七代車型非常成功,自2017年發佈至今國內累計售出超過100萬臺,成績斐然,寶馬5系這次大膽轉變,各位認可度如何呢?

事實上,寶馬5系歷代換代都會引來非議和質疑,是因爲有太多Bimmer佔據了輿論高地,而這些粉絲往往是有情懷的,熟悉的寶馬就像家人一樣,即將離去難免會有些酸楚。但生意就是生意,全新寶馬5系就是要用突破性的設計,強烈刺激有購買實力的消費羣體,讓所有人都能夠一眼識別出這是一臺新5系。

好,我們來快速過一下,全新寶馬5系是如何革新重塑的。

·M Power風格造型,威風凜凜

首先,造型進行了重塑,融入了大量M Power車型棱角凸起的線條感,三圍尺寸有輕微增加,5106/1868/1500mm,軸距3105mm則保持不變。但視覺效果卻呈現出更緊繃,更幹練的效果。

車頭造型進化爲可點亮的雙腎,尺寸更大, 這與新7系保持步伐一致。相同配置規格下,提供M運動或豪華套裝兩種外觀視覺方案二選一,滿足不同審美傾向。

獨特車身輪廓,是因爲需要兼顧i5純電車型,加厚了車身下半部分使然,寶馬CLAR平臺所有車型皆爲如此。平直的車頂線條與C柱開始的溜背,簡潔處理的霍氏彎角,嵌入了“5字”呼吸燈,海外版本這裡是不能發光的,爲華晨寶馬點個小小的贊。

尾部線條算得上是出乎意料,縱使車圈把貫穿式尾燈玩出了花,寶馬依然堅持常規尾燈,經典的雙橫線元素簡潔有力,從不同方向觀摩都會有極強的識別性。

i5的後脣加入了類排氣的造型,注意一處細節,除了常規銀色鍍鉻飾條裝扮全身之外,寶馬5系這次還主推類似玫瑰金配色的鍍鉻飾件,官方稱之爲“泰坦金”。

所以56E同臺對比,E級主打典雅與燈效;A6依舊四平八穩,中庸內斂;而5系則突出了個性色彩強烈的運動張力,更具男性色彩。

·堪比7系的內飾豪裝度

內飾與新7系保持同步,只是爲了保證級別界限,少了像門板水晶座椅調節鍵、後排門板屏幕等裝備,但內飾的工藝和材料水準相當贊。

12.3英寸液晶儀表+14.9英寸中控屏的大連屏,在邊緣還呈現出紙張一般的飄逸造型,這是目前寶馬全系主推的雙屏設計。粗壯的平底式方向盤握感紮實,真的很有男人味兒。

扶手箱和中島位置也是寶馬最新設計,包含水晶質感的內飾組件,一個浮島實體按鍵控制檯,雖然有些許繁瑣,但與全部取消按鍵集成於觸摸屏內的新勢力風設計相比,寶馬的設計更有儀式感和工業美感。

座椅採用特殊材料製造,對身軀的包裹和側向支撐都很到位,通風加熱記憶一應俱全,但座椅按摩這樣的高階功能在我手中這臺i5 eDrive35L身上,前後排均欠奉,但提供有方向盤電動調節和後視鏡實體按鍵調節。

後排,是5系車主非常看重的環節,不論是家人還是生意夥伴,坐在5系的後排都會有一種被款待,被重視的磁場。這一次5系的後排豪華度得到了昇華,那就是延續7系的豪華感,配備了32:9的寶馬懸浮式屏幕,31寸及8k分辨率,支持實時互聯功能,作爲本土化適配性成果,支持華爲商店安裝APP且支持5G網絡,同樣引入了包括愛奇藝、QQ音樂、微信車載版等等中國專屬生態應用,中國用戶友好度滿分。

·開寶馬永遠正確,舒適與運動兼顧

現在的寶馬能文能武,文可以提供舒適豪華的乘坐感,5系是一部行駛質感極高的車,底盤非常擅長化解路面顛簸,特別是在壓過大坑窪後,淡定從容的底盤姿態,瞬間消退的起伏,讓老司機直呼“牛批”,請原諒我此刻的粗俗和詞窮。

仔細翻看配置表,會發現i5標配有後空懸,同時還會發現i5配備的“第9代橫向動力學管理系統“,簡單來說這套主動控制系統可以通過傳感器時刻監測車輛的各種動態參數,對車輛的動態進行分析預測,主動抑制側傾和甩尾傾向的發生,讓車輛始終保持中性行駛。

懸掛規格自然是豪華配備,雙叉臂雙球節前懸架與多連桿後懸架,這是兼顧了操控靈活性和乘坐舒適性的基礎。很容易獲得好感的是,i5的轉向半徑非常小,這是因爲應用了轉向比可變的電動助力轉向系統。

有什麼功效?那就是高低速實現不同的轉向比,在泊車、調頭等需要大範圍轉向的情景下,加快的轉向比例能帶來舒適且便捷的操作體驗。反之,在高速併線等小角度轉向情境下,減小的轉向比例則能讓整個轉向過程更爲穩定和放鬆。

寶馬電動車型還有一項獨門絕技,就是寶馬自主研發的勵磁同步電機,縱觀全行業獨此一家,與熟悉的永磁同步、異步感應電機相比,勵磁電機最大特徵,是能夠在中高轉速區間夠維持峰值功率不衰減,使車輛在全速段,尤其是中高速區間表現出優越的加速性能。寶馬也坦然迴應坊間質疑,那就是特有的電動機電刷模塊耐用性問題。因爲採用高新高複合材料打造,壽命達30萬公里,基本能夠覆蓋整個車輛的使用週期。

不過,這畢竟是單電機,且最大功率只有210kW,所以整體加速度來得稱不上迅猛,踏板到底或是身材,能感受到車身“虎軀一震”,或許是勵磁電機特有的響應特性,但隨後的加速度不夠延展,也沒有深不見底的推背力釋放。看來,想要暢快駕駛,極限速度,必須要買進口雙電機版本了。

不過,爲了提升可玩性,那就是位於方向盤左後方的Boost撥片,右側是空空的,還些許有些不適應。行車中,按下Boost功能可額外獲得30牛米的扭矩輸出,爲期10秒鐘,也就是車友戲稱的:10秒真男人模式,不過動力拜年話不算大,更多的是感官層面的刺激,例如開啓模擬聲浪。

通過My Modes主題模式,用戶可以在多種駕駛模式間切換,實現氛圍燈、空調風量,以及動力輸出特性、轉向手感及底盤響應等功能的聯動,帶來個性化的駕駛享受。

續航方面,因爲數據不算亮眼,寶馬並未擺在顯眼位置,i5車型裝備79kWh三元鋰電,CLTC標準下續航里程爲567km。快慢充接口分別位於右後、左前翼子板上。

另外,智駕方面,BBA並未躺平,而是用合理穩妥的方式落地產品,例如5系的智駕操作鍵位於方向盤左側區域,進行了整合優化,模式切換很簡潔。

行駛中,車距和車道的保持也很老道,不會有不穩定的晃動,創新功能是加入了“眼神確定”輔助轉向,這個小功能的落地,實際上就是車輛半自動超車的穩妥落地,需要駕駛者給出轉向或扭頭指令,判斷出駕駛者有超車意願後,車輛纔會根據環境感知信息,確保安全超車達成。

·結語

歷代寶馬換代都會飽受Bimmer的抨擊,我知道它們聲量大,但只是代表了情懷玩家的吶喊。

真正的選票在廣大消費者的口袋裡,毫無疑問,寶馬5系的蛻變是鮮明的、大膽的、前瞻的,再過5年不會過時,那纔是好的設計。

全新寶馬i5將會與i3、iX3一道,擴充寶馬在中國的電動產品佈局,作爲國產車身份,勢必會有符合消費者預期的售價。

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接受且主動選擇純電動車型,所以這一次寶馬5系及i5油電雙發,勢必會相互支撐,在消費者重新確立技術領先、主張年輕豪華、積極擁抱新能源和智能化技術的豪華廠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