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大爺腦梗去世,菸酒全戒,醫生勸告:天天吃這些,怎麼受得

“明明菸酒都戒了,怎麼還會突發腦梗呢……醫生你救救他吧!”吳大爺的老伴癱坐在地上,痛哭着求助醫生。

65歲的吳大爺多年前被診斷出膽固醇偏高後,爲了健康,他積極戒掉了抽菸、喝酒這些不良嗜好。但沒想到,一天清晨裡,吳大爺與老伴因瑣事爭執了幾句後,突然腦梗發作,倒在地上,經過搶救仍然不幸離世。

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家人們很難以理解:明明吳大爺已經很注重養生了,爲何還會發生腦梗呢?

醫生了解後發現,竟是因爲吳大爺平常吃飯愛加調料,味精、蠔油、鹽樣樣都要來點,卻不曾想重口味的飲食會導致如此不幸的結果。

一、 味精是“害人精”,吃多了會致癌?真相來了

“別老在外面吃飯,味精放太多了,很容易患癌。”味精看起來並不起眼,危害居然這麼大嗎?致癌說法從何而來?

其實,這個說法毫無科學依據。味精主要成分爲穀氨酸鈉,是一種天然的氨基酸,很多食物都有它,包括最常吃的肉蛋奶、豆腐、蔬菜都可能有,並不是什麼有毒物質。

目前市面上的味精,多數是通過微生物發酵技術生產出來的。這一過程與釀造白酒、醬油的方法頗爲相似,都沒有使用所謂的“化學原料”。因此,味精並非坊間流傳的“化學合成”產品。

當穀氨酸鈉被加熱至超過120℃時,確實有可能轉化爲焦穀氨酸鈉,這也是傳說中味精被指爲致癌物的“元兇”。

事實上,焦穀氨酸鈉並不會致癌。過高的溫度只會讓穀氨酸鈉失去原有的鮮味,並不會帶來健康風險,所以味精緻癌這一說法沒有可信度。

關於味精的健康謠言不止這一條,還有另一種說法也很常見:吃味精容易脫髮。

目前來看,還沒有研究證實味精與脫髮之間存在着直接關聯。

脫髮按照其病因有多種分類,最常見的兩種是內分泌性脫髮和神經精神性脫髮。

內分泌性脫髮主要是由於遺傳因素和雄性激素的共同作用所致,而神經精神性脫髮的具體病因則尚未完全明確,可能是由免疫因素、精神因素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所導致。

二、 多吃一口調料,健康問題或會找上門

雖然前面爲味精澄清了“致癌”謠言,但這不意味着調料就能多吃,其背後潛藏不少傷身的威脅。

·傷身傷肝

部分調味料中含有苯甲酸鈉、山梨酸鉀等防腐劑以及甜味劑、增稠劑等食品添加劑。長期攝入過量的防腐劑和食品添加劑可能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如損傷肝臟和腎臟功能。

·高血壓

調料中的鈉含量較高,過量攝入會導致體內鈉離子濃度升高,使細胞外液滲透壓增大,水分從細胞內向細胞外移動,引起水腫。鈉具有維持體液平衡的作用,但過量攝入會引起水鈉瀦留,從而引發高血壓、心力衰竭等疾病。

·肥胖

如果一次性食用過多的調料,會導致攝入的能量、脂肪等營養物質超過機體代謝所需。當攝入的能量大於消耗的能量時,多餘的熱量會轉化爲脂肪並儲存在體內,進而引起肥胖的發生。

三、調料也能健康吃,只需簡單3步

調味料可是烹飪必備,爲了健康着想,是不是完全不能吃了?不用擔心,只要做好這4步,既可以享受美食的風味,又能吃得健康安心。

1、控制每日攝入量

每日攝入量控制是指每天從飲食中獲取的調料總量要適中,不能過多。爲了減少癌症風險,日常生活中應嚴格控制調料的每日攝入量。例如,鹽、味精等調味品的用量要適度,避免過鹹或過甜。

2、做到多樣化搭配

多樣化選擇指的是儘量選用多種不同的調料進行搭配,以降低某一種特定調料帶來的潛在風險。在購買調料時,可以選擇天然、有機的產品,並嘗試不同品牌和口味,確保食物口感豐富多樣。

此外,可自制一些常用的調料,如辣椒醬、芝麻醬等,以減少對外購產品的依賴。

3、多用清淡的烹飪方式

烹飪方式調整涉及改變傳統的煎炸、烤炙等高溫加工手段,轉而採用更爲溫和的方法制作美食。嘗試蒸、燉、煮等低脂低鹽的烹飪技巧,既能保留食材的營養成分,又能減少因高溫處理而產生的有害物質。

關於調味品的傳言有非常多,我們要學會甄別這些謠言,只要適量食用,還是不用太擔心會對身體產生健康威脅。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