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父親病逝後,留下12萬遺產,母親竟然拿10萬去補繳了養老保險

67歲父親病逝後,留下12萬遺產,母親竟然拿10萬去補繳了養老保險

*注:文中人名皆爲化名我叫趙子源,今年四十一歲,結婚14年了,是個平凡的上班族,每天過着早出晚歸的生活。我有一個姐姐,叫趙子萱,她比我大兩歲,也已經出嫁。姐姐是我們家的驕傲,從小學習成績優異,後來更是出落得亭亭玉立,成了家裡人的驕傲。我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他們勤勞樸實,用雙手撐起了這個家。記憶中,父親在田野勞作完回家後,母親總是忙碌在廚房裡,爲我們準備可口的飯菜;父親則常常坐在客廳的角落,抽着菸斗,默默地看着我們成長。他們的辛勞與不易,我和姐姐都深記在心。我和姐姐分別成家後,爲了方便工作和孩子上學,都在城裡買了房子。我住進新房後,想把父母接出來享福,但他們卻不肯來,說不想打擾我們年輕人的生活。還說他們更喜歡農村的生活,也捨不得家裡那些田地,而且他們身體都很好。我們也只好由着他們。時間過得很快,轉眼我孩子都上初中了,父母也老了,可他們還是不願意來城裡跟我們一起生活。就在上個月,我爸突然病倒了,住了半個月院,花了不少錢,但還是沒能留住他。老爸走後,我們一家人都陷入了悲痛之中,老媽都是悲痛欲絕,哭暈過去。但讓我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父親的頭七剛過,母親就將父親留下的12萬遺產中的10萬,拿去一次性補繳了養老保險。母親的這個做法,讓我們都感到很震驚。因爲在我們看來,10萬塊錢不是個小數目,在農村的話,母親可以用筆錢安享晚年了。“媽,這筆錢您自己存着,可以無憂無慮地過餘生了,你怎麼拿去補繳了保險呢。”姐姐有些生氣又不解地說。母親搖了搖頭,眼神堅定地說:“這筆錢對我來說,雖然很多,但如果我想過了,我繳足了養老保險,將來你們就不用爲我的養老問題操心了。”我和姐姐都沉默了,我們知道母親是爲我們着想,她不想讓我們揹負太多的負擔。但母親的這個做法,還是像一塊石頭投進平靜的湖面,激起了我和姐姐心中的波瀾。我有些憤怒,覺得媽媽是被人忽悠了,父親辛辛苦苦一輩子攢下的錢,怎麼能這麼輕易就花掉呢?更何況,這10萬對我們這個並不富裕的家庭來說,並不是小數目。我們無法理解母親的這一舉動,覺得這是對父親辛勤勞動的不尊重。母親卻平靜地告訴我們,她這麼做,是爲了我們的將來,更是爲了她自己的晚年。她解釋說,現在政策允許農村60歲的老人一次性補繳養老保險。在我們這裡,她補繳10萬之後,每個月能領到1200塊的養老金。母親覺得,這比單純地把錢存起來要划算得多。而且,她也有點擔心,如果她把錢存着,將來我和姐姐遇到什麼困難,她可能會拿這筆錢幫助我們,那她就沒辦法安享晚年了。而她用這10萬繳了養老險,想用是用不到的,但每月都有1200領回來,也足夠她過好晚年了。聽了母親的話,我和姐姐都愣住了。我們從未想過,讀書不多的母親,會有這麼深遠的考慮。她不僅爲我們着想,更爲自己的晚年打算。這樣的母親,讓我們既感動又慚愧。我們坐下來仔細算了算,確實,每個月1200塊的養老金,對於母親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足夠保證她的生活質量了。想到這些,我和姐姐的態度由憤怒轉爲了高興。我們感嘆於母親的智慧和遠見,也爲自己的狹隘和短視感到羞愧。我們決定,以後要多向母親學習,多站在她的角度考慮問題,讓她能夠安享晚年。“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說得真沒錯。母親就是我們家的寶,她的智慧和愛,讓我們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和力量。我相信,在母親的庇護下,我們姐弟幾個一定能夠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