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歲奶奶被野豬咬傷,隨後拿刀反殺,網友驚了…

近日,雲南昭通一頭野豬咬傷多人。

一位77歲老人上山遭到野豬追咬,被咬傷後,老人拿起鐮刀反殺砍死野豬。老人親戚張先生表示,目前老人正在醫院接受治療。

對此,不少網友表示被震驚:

網友對奶奶反殺野豬的經歷表示震驚

77歲奶奶被野豬咬傷隨後拿刀反殺

寧夏捕獵一頭野豬懸賞2400元

有人一晚捕13頭

近日,寧夏固原市西吉縣林草局公告稱,招募野豬捕獵隊伍和無害化處理隊伍。獵捕成年野豬每頭補償2400元,無害化處理成年野豬每頭200元。

該局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項目有國家政策支持,正在尋找捕獵隊伍。西吉縣多個鄉鎮工作人員稱,該地野豬氾濫,嚴重影響農作物和交通安全。

獵犬捕獵野豬

固原市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該項目叫“野豬種羣調控項目”,野豬數量超過固定區域承載量後,林草部門就會下達一定的種羣調控數量,而不是盲目獵捕。

西吉縣林業和草原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人員報名截止期限是9月28日,獵捕開始時間、持續時長暫未確定。隊伍需要線下報名,報名人員需要有獵捕經驗,具體要求以公告爲準。由於報名諮詢人數衆多,後續還會有初步篩選、專家評審等環節,酌情擇優選擇。

在接受採訪時,一支捕獵隊負責人蘇成安(化名)說,自己是在2021年前後開始獵捕野豬,最初幾年當地野豬數量較多,一晚最多捕獲了13頭野豬。現在每年能成功獵獲二三百頭野豬,目前已報名此次獵捕,正在等待遴選。

他稱,自己本職工作是經營五金店,賺的錢全都投到捕獵上了,但一直是虧本狀態,獵捕野豬所獲補貼跟投入的成本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

野豬氾濫,制害嚴重

國家林草局的一份數據顯示,我國28省有野豬分佈,數量200萬頭,且很多省份數量過高,其中致害省份達26個。

近年來,隨着全國天然林保護、自然保護區及野生動植物保護等系列工程的實施,野生動物棲息地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野豬等野生動物種羣不斷增長。

由於野豬繁殖力強、成活率高、適應性廣,天敵種羣數量相對較少,使得部分地區野豬的種羣數量激增,因此造成了大量的人獸衝突。

幾乎每年春種和秋收的過程中,都可以看到各地關於野豬下山禍害農田的新聞,被野豬禍害過的農戶輕則減產,重則顆粒無收。

2021年,國家林草局在山西、四川、福建、江西、陝西、寧夏等14個省(區)啓動防控野豬危害綜合試點,試點各地開始組建狩獵野豬護農隊。

2023年6月30日,國家林草局公佈了新調整的“三有”名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在部分地區致害嚴重的野豬已被調出“三有”名錄。

延伸閱讀

每頭野豬懸賞2400元 捕獵隊負責人:曾1晚捕獲13頭

日前,寧夏固原市西吉縣林業和草原局發佈公告,向社會公開招募遴選野豬綜合防控項目捕獵隊伍和無害化處理隊伍,計劃獵捕西吉縣域內40公斤以上的成年野豬300頭,每頭補償2400元,無害化處理每頭200元。

固原市林業和草原局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該項目叫“野豬種羣調控項目”,野豬數量超過固定區域承載量後,林草部門就會下達一定的種羣調控數量,而不是盲目獵捕。

西吉縣林業和草原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人員報名截止期限是9月28日,獵捕開始時間、持續時長暫未確定。隊伍需要線下報名,報名人員需要有獵捕經驗,具體要求以公告爲準。由於報名諮詢人數衆多,後續還會有初步篩選、專家評審等環節,酌情擇優選擇。

在接受九派新聞採訪時,一支捕獵隊負責人蘇成安(化名)說,自己是在2021年前後開始獵捕野豬,最初幾年當地野豬數量較多,一晚最多捕獲了13頭野豬。現在每年能成功獵獲二三百頭野豬,目前已報名此次獵捕,正在等待遴選。

他稱,自己本職工作是經營五金店,賺的錢全都投到捕獵上了,但一直是虧本狀態,獵捕野豬所獲補貼跟投入的成本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

“剛入行就投入了一百萬元左右的啓動資金,後期我們養了四十多隻獵犬,每天的油錢、電子裝備維修或換新的費用、獵犬的伙食及日常護理費用等等加起來也得有一千元左右。每年死在野豬身上的獵犬都有十多隻,受傷的更是不計其數,一旦受了重傷就要去外地治療,一次就要花費十幾萬元。”

蘇成安告訴九派新聞,其實他的隊伍已不想繼續獵捕野豬,目前打算先帶着隊伍把這次獵捕行動的指標達成,後續如有人想要接手,再將獵犬、裝備和車輛一起轉出去,“給它們找個好歸宿”。

【1】西吉豬害成災,捕獵隊伍曾一晚捕獲13頭野豬

西吉縣林業和草原局發佈的一則公告稱,按照相關文件精神,當地需獵捕西吉縣域內成年(40公斤以上)野豬300頭並進行無害化處理,資金來源爲中央財政林業草原生態保護恢復資金,因此對該項目的捕獵隊伍和無害化處理隊伍進行公開報名遴選。

事實上,西吉縣六盤山區被豬害成災問題困擾已久。2019年年初,在寧夏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上,有委員聯名提交提案,建議採取切實措施,儘快解決六盤山區豬害成災的問題。

提案指出,隨着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等林業重點工程的實施和苗木產業的發展,六盤山地區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恢復和保護。陸生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顯著改善,部分動物種羣繁衍快,數量激增,導致人與野生動物爭生存空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其中尤以野豬危害最大。

委員提到,野豬的繁殖率很高,一年生兩胎,一胎十幾個。繁殖率高,天敵金錢豹、狼、豺等動物的數量大幅減少,那時野豬又屬保護動物,不能隨便捕殺。每當農作物成熟季節,野豬成羣結隊拱食踐踏莊稼和樹苗,農民辛勤種植的各種作物慘遭破壞,有些地塊的玉米、洋芋、蠶豆等農作物幾近絕收。村民想了許多辦法,如用農藥拌種、放置農藥薰、點柴火、放炮仗等,但野豬對此習以爲常,防不勝防。豬害呈現出春拱種、夏毀苗、秋啃果的規律,離家稍遠的田地只能棄耕。其對農作物的危害程度比霜凍、大風、冰雹、暴雨等自然災害有過之而無不及。

2021年,國家林草局在包括寧夏等14個省(區)啓動防控野豬危害綜合試點工作,但問題依然存在。

同年12月,寧夏當地媒體刊發了一篇題爲《固原防控野豬危害,獵殺野豬240頭》的文章指出:近年來,由於生態環境的改善,寧夏野豬種羣逐漸恢復壯大,調查顯示全區野豬數量爲18208±4876頭。固原市涇源縣野豬數量增加明顯,原州區、隆德縣、彭陽縣野豬數量有逐漸擴大趨勢。

爲了科學處理好保護野生動物和維護羣衆切身利益的關係,加強野豬危害防控工作,寧夏確定涇源縣、隆德縣、原州區爲開展防控野豬危害綜合試點縣(區),獵捕野豬總額爲240頭,其中涇源縣獵捕100頭、隆德縣獵捕80頭、原州區獵捕60頭。

蘇成安告訴九派新聞,他便是關注到此事,於2021年前後開始獵捕野豬的,最初那幾年當地野豬數量較多,其隊伍一晚最多捕獲了13頭野豬,“就在那三四個小時裡”。

“當時遇到了野豬羣,上百斤的大豬和40斤以下的小豬都有,還基本上都在地裡不亂跑,有的一兩條獵犬就能抓一頭。”他說,那時本地沒什麼人捕獵野豬,護農隊伍也只有三五支,經過幾年發展,現在已有三四十支隊伍,全國各地都有捕獵隊伍,捕獵野豬也逐漸普遍起來。

其表示,捕獵隊伍變多後,大家捕獲的野豬也多了,在外肆虐的野豬數量逐漸減少。當地相關部門是爲了避免野豬毀壞莊稼、危害生態,採取的種羣調控的措施。

【2】外地沒有補助,最遠赴新疆公益捕獵野豬

關於捕獵隊伍的工作,西吉縣林業和草原局在公告中提到,捕獵隊伍和無害化處理隊伍人員需有相關工作經驗,年齡在20-60歲之間,身體健康,未受過刑事處罰。

公告還要求,捕獵隊伍必須配備無人機、紅外相機、獵犬10只以上、獵夾、軍工刀數把、鐵網、防護服等工具,根據獵捕野豬工作的安全性,將採取投食誘捕、圍網、籠捕、獵犬獵捕等方法,要求獵捕的每頭野豬必須有現場視頻和拍照(照片要顯示自動生成的時間、地點、經緯度)資料,同時填寫獵捕工作日誌。

蘇成安表示,自己的隊伍共有四人,分工明確,一人開車,一人操縱熱成像無人機,另一人和自己一起“放狗獵豬”,上述裝備已準備妥當。目前已報名此次獵捕,正在等待遴選。

針對公告中提及的捕獵隊伍需有相關工作經驗的要求,他表示,確實如此,要想進獵捕野豬這行,首先要有資金支持,其次便是要有一定的經驗,否則“沒有老獵人帶,剛開始靠自己琢磨容易吃苦頭,我們頭兩年每天都出去捕獵,總能看見野豬,但一頭也抓不着。”

蘇成安介紹,捕獵一次野豬一般要帶15條左右獵犬,獵犬也有分工,有專門負責搜尋、追趕野豬的頭犬,負責包抄、拖拽和控制野豬的拖犬。捕獵時先由負責駕駛的成員將車開到野豬出沒的地方,隨後無人機手通過熱成像無人機來追蹤野豬的具體位置,在勘查現場地形的同時,研究出一條驅趕野豬的路線。

熱成像無人機視角下的捕獵畫面

距離野豬二三百米時,要先放出頭犬,頭犬嗅覺非常靈敏,能沿着氣味尋找並定位野豬。一旦發現野豬的蹤跡,其餘的拖犬便會衝上去拖拽控制,待它們咬傷野豬後,獵人們及時趕到,持野豬矛上前補刀、放血,給它致命一擊。

“春夏秋三季捕獵野豬大多是在夜晚,因爲晚上它們纔會下地覓食,白天大多在窩裡趴着,冬季野豬不怎麼下地,基本在白天去樹林裡亂竄。相比之下,野豬在地裡時會比山上好打得多。”他說。

蘇成安告訴九派新聞,除了在本地捕獵野豬,他們還會去國內其他省市幫忙,最遠曾去過新疆,但在外地捕獵野豬沒有補助,都是公益性質的。

“經常會有外地老百姓向我們求助,說當地有野豬禍害糧食。現在科技發達,操縱無人機就能看到當地的地形,也就不存在不熟悉當地的情況,兩個月前我們就帶着十幾只獵犬,開着皮卡車去了一次新疆,在那待了二十天。”他說。

其補充,捕獲後的野豬,有的地方需上交給林業部門,有的地方會直接交給賞金獵人,出於環保要求,均採用無害化處理。

九派新聞注意到,關於無害化處理,西吉縣林業和草原局在公告中指出,每批野豬獵捕結束,將野豬交到指定地點核查驗收後,由獵捕隊伍運往位於亮山林場張家窪護林點的集中填埋位置,由無害化處理隊伍進行無害化深埋處理。

填埋坑深度爲4米的長方形坑,用塑料棚膜將坑底及四周襯好,防止腐爛液體滲漏,再在坑底鋪10釐米一層燒鹼或生石灰,用2米高鐵絲網圍欄圍住,設置進出口1處。填埋時需在野豬全身撒一層燒鹼或生石灰,填土掩埋厚度50釐米。

【3】補貼與投入成本相比是“九牛一毛”

至於具體的捕獵內容,該公告中提及,獵捕區域爲全縣19個鄉鎮集體林區和9個國有林場林區(火石寨自然保護區不在獵捕區域),獵捕對象爲成年(40公斤以上)野豬300頭,項目計劃每頭補償2400元,經費預算爲72萬元,不得對獵捕區域其他野生動物進行獵捕。

蘇成安表示,自己本職工作是經營五金店,賺的錢全都投到捕獵上了,但一直是虧本的狀態,獵捕野豬所獲補貼跟投入的成本相比,簡直是“九牛一毛”。

“我從小就喜歡狗,以前也養過,當地公佈獵捕野豬指標後,便買了十幾只狗,一腔熱血地入行了。很多人跟我一樣,剛開始以爲能賺錢,火急火燎地進來了,但只要進來了,就都知道幹這個賠錢。可自己抓了幾次,體會到了捕獵的刺激,也就‘上癮了’。”他說,幾乎全國所有的捕獵隊伍都在虧錢,大家能堅持這麼久,還是因爲喜歡。

其介紹,想要入行首先要有一百萬元左右的啓動資金,用於購置獵犬、裝備、車輛,找安置獵犬的場地等等。具有捕獵技巧的頭犬,每隻價格在2萬-10萬元之間,拖犬則便宜些,每隻1萬元左右,目前他飼養了40多隻獵犬,每天的油錢、電子裝備維修或換新的費用、獵犬的伙食及日常護理費用等等加起來也得1千元左右。

“以前我們上山逮野豬時,獵犬不小心把別人的羊咬傷了,還要賠償。”他說,爲了增加收入,還直播過捕獵野豬,有些觀衆也很感興趣。

山間獵獲的野豬

蘇成安告訴九派新聞,獵捕野豬的過程相當危險,一般公豬的攻擊性比較強,大的有三四百斤,不僅會傷害牛羊,還會衝撞人類。他的隊伍每年能成功獵獲二三百頭野豬,但每年死在野豬身上的獵犬也有十多隻,受傷的更多。

“這些獵犬都是我從小養到大、自己訓練的,跟自己的孩子一樣。但幾乎每次捕獵野豬都會有獵犬受傷,自己心裡也難受,當地沒有專業的寵物醫生,爲了及時治療,時間久了,我們也掌握了基本的醫療技能,補充營養、輸液、縫合小的傷口,這些操作都很熟練了。”他說。

蘇成安表示,獵犬一旦在捕獵中受重傷,就只能帶到外地去治療,一次就要花費十幾萬元。有的獵犬被野豬咬折腿,需要一年左右時間才能恢復,有的被野豬“開膛破肚”,也要休養一個月,還有獵犬受傷後,會害怕野豬、不敢捕獵,“這種情況就得讓它們多打勝仗,慢慢重建自信”。

他坦言,其實自己的隊伍已不想繼續獵捕野豬,一是成本太高,沒有持續的資金支持無法長久,加之獵捕野豬的過程十分辛苦,不是要上山就是要下地,基本是天黑出去、天亮纔回,作息顛倒。

蘇成安告訴九派新聞,另一個原因是當初想要追求刺激的心理已然消逝,從前隊伍裡的人少、獵犬也少,獵捕大野豬時遇到危急時刻和突發情況,人就會緊張興奮。現在隊伍里人多、養的獵犬多,技術手段專業,捕獵時愈發熟練,也就平淡了,“沒有了剛開始那股刺激勁”。

他補充,考慮“退圈”時,第一時間想的是這些獵犬該何去何從,目前的打算是先帶着隊伍把這次獵捕行動的指標達成,後續如有人想要接手,再將獵犬、裝備和車輛一起轉出去,“給它們找個好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