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外媒科學網站摘要:安慰劑是如何緩解疼痛的?

7月25日(星期四)消息,國外知名科學網站的主要內容如下:

《自然》網站(www.nature.com)

1、研究發現:音樂記憶並不隨年齡增長而減弱

不同於許多其他類型的記憶,記憶和識別音樂主題的能力似乎不受年齡的影響。八十歲的老人能夠像青少年一樣識別熟悉的曲調。

英國林肯大學的音樂科學家薩拉·索維特(Sarah Sauvé)最近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上發表的研究中,測試了一組大約90名年齡在18歲到86歲之間的健康成年人,看他們在現場音樂會中識別熟悉和不熟悉音樂主題的能力。

研究發現,在所有年齡段和音樂背景中,參與者對熟悉音樂中的旋律短語的識別能力均相似,並且隨着年齡的增長,這種認知能力並未下降。所有參與者在識別不熟悉的調性和無調性音樂中的主題時都表現出較低的信心,而這一模式也不隨年齡變化。此外,研究還發現,與實驗室中的參與者相比,音樂會場合中參與者的表現與年齡無關。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認知神經科學家斯蒂芬·赫夫(Steffen Herff)表示,音樂記憶似乎能抵抗與年齡相關的認知衰退,這可能與音樂能激起人們的情感有關,而這種情感使音樂在記憶中更易被編碼。

該研究收集的有關參與者認知健康的數據有限,因此未能提供關於認知障礙或神經退行性疾病如何影響記憶的詳細見解。

2、安慰劑是如何緩解疼痛的?對老鼠大腦的研究提供了線索

當人們服用他們認爲是止痛藥的安慰劑時,可以減輕疼痛。儘管這種被稱爲安慰劑效應的現象已經被廣泛認知,但其背後的生物學機制仍然是個謎。現在,神經科學家已經確定了老鼠大腦中的相關神經迴路,這有助於解釋安慰劑如何減輕疼痛。

在最近發表在《自然》(Natur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追蹤了老鼠大腦中被激活的部分,這些部分被期待能緩解疼痛,模仿人類在服用不含有效成分的藥物時的安慰劑效應。科學家們驚訝地發現小腦和腦幹的活動——這些大腦區域通常與運動和協調有關,而非直接與疼痛感知有關。

人體成像研究顯示,安慰劑緩解疼痛與腦幹和大腦前扣帶皮層的活動有關。爲了進一步研究這一點,研究人員在老鼠上進行了實驗,創造了一種類似於人類的安慰劑疼痛緩解預期。利用實時成像工具,研究小組確定了在安慰劑實驗中活躍的一組神經元。這些神經元位於腦橋核(Pn),一個連接大腦皮層和小腦的腦幹部位,此前未被發現與疼痛有關。

這項研究爲了解現有止痛藥的工作原理和發現新的、更有效的止痛藥提供了新途徑。科學家們可以探索如何在不依賴安慰劑的情況下激活腦幹和小腦的神經迴路。研究人員表示,未來的研究可能會找到一種更可靠的方法來激活身體自身的控制機制,從而抑制疼痛的體驗。

《每日科學》網站(www.sciencedaily.com)

1、對重症新冠肺炎的大型基因研究有新發現

研究人員證實,除了已知的TLR7基因外,還有另外三個基因會增加重症新冠肺炎的風險。

一個人是否會因新冠肺炎而患上重病,除其它外,還取決於遺傳因素。考慮到這一點,德國波恩大學醫院(UKB)和波恩大學的研究人員與來自德國、荷蘭、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其他研究小組合作,調查了一大批受影響的個人。他們證實了TLR7基因在男性嚴重病程中的核心和已知作用,但也能夠找到該基因在女性中起作用的證據。此外,他們能夠證明先天免疫系統的其他三個基因的遺傳變化導致了嚴重的新冠肺炎。研究結果發表在《人類遺傳學與基因組學進展》(Human Genetics and Genomics Advances)雜誌上。

研究小組在一個相對較大的患者樣本中研究了包括TLR7在內的52個候選基因的基因序列。通過與歐洲各團體的合作,研究人員獲得了來自西班牙和意大利的1772名嚴重新冠肺炎患者和5347名狀態未知的對照患者的DNA材料,即來自觀察到非常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地區,特別是在大流行開始時。所有受影響的人都是在尚未接種疫苗的時候被感染的——因此,這些人沒有免疫保護,實際上是“毫無準備”地暴露在病毒之下。

在這一大羣人中,與對照組相比,在嚴重感染的新冠肺炎患者中觀察到的TLR7基因無功能突變的頻率要高得多。除了TLR7,研究人員還能夠在受嚴重影響的個體中識別出TBK1、INFAR1和IFIH1的其他三個基因的突變。

2、最新的“超級木星”圖像爲系外行星研究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

利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一個由美國宇航局領導的天文學家團隊捕捉到了圍繞着附近的 Epsilon Indi星系中一顆恆星運行的一顆新發現的系外行星的圖像。這顆行星是一顆寒冷的超級氣態巨行星,其表面溫度約爲0攝氏度,軌道與海王星圍繞太陽的軌道相當。得益於JWST前所未有的熱紅外成像能力,這種測量才得以實現。這一發現證明了尋找在質量、溫度和軌道上類似木星的行星的潛力。對這些行星的研究將提高我們對氣態巨行星如何形成和演化的認識。

這次探測在幾個方面是極爲不尋常的。它展示了JWST捕捉到的第一顆以前未由地面望遠鏡觀察到的系外行星,且該行星的溫度遠低於JWST之前研究過的其他氣態行星。“圖像”意味着該行星在圖像中顯示爲一個亮點,因此這代表了直接的證據。而凌日和徑向速度方法提供的是間接證據,因爲它們僅通過中介效應顯示行星的存在。

至今爲止,人類只發現了少數幾顆圍繞與太陽年齡相當的恆星運行的冷氣態巨行星,這些行星主要是通過徑向速度測量間接推斷出來的。通過對行星的成像和光譜分析,天文學家可以研究其大氣,並與計算模型進行比較,以追蹤行星系統的演變。在完全確定的行星系統中研究行星有助於澄清行星演化晚期的不確定性,並完善我們對行星形成和演化的總體理解。

最近的觀測爲我們尋找更多這樣的低溫氣態巨行星提供了指導。這將使天文學家能夠研究一類全新的系外行星,並將它們與太陽系的氣態巨行星進行比較。

《賽特科技日報》網站(https://scitechdaily.com)

1、自然再生與人工植樹相結合是最經濟的碳捕獲方式

一項關於全球再造林實踐的研究表明,緩解氣候變化的最具成本效益的戰略是自然森林再生與人工植樹的結合。這種方法需要考慮其他生態和社會經濟因素,才能發揮真正的效果。

研究人員回顧了全球數千個再造林項目,發現將自然再生與人工植樹結合起來是最經濟的碳捕獲方式。

這一戰略特別適用於全球不同地區,儘管它是作爲減少化石燃料排放努力的補充,而非替代。

這項由保護國際(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簡稱CI)組織領導的研究,最近發表在《自然氣候變化》(Nature Climate Change)雜誌上。

利用機器學習和迴歸模型,科學家們發現,在爲期30年的時間裡,對46%的研究地區來說,自然再生是最具成本效益的,而對54%的地區來說,人工種植是最具成本效益的。

他們還確定了在所有地區使用兩種方法的組合,44%比單一自然再生更具成本效益,39%比單一種植更具成本效益。

該研究表明,在墨西哥西部、安第斯地區、南美洲南錐體、西非和中非、印度、中國南方、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大部分地區,與人工林相比,自然再生的成本效益特別高。

相反,在加勒比海、中美洲、巴西、中國北部、東南亞大陸、菲律賓以及非洲北部、東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區,人工林比自然再生更可取。

2、在地球上建造太陽的ITER項目實現重要里程碑

隨着19個環形場線圈的完成,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項目實現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標誌着在生產清潔、豐富的能源方面向前邁進了一步。

經過涉及三大洲、長達20年的設計、生產、製造和組裝之後,具有歷史意義的ITER項目迎來了來自日本和歐洲的巨大環形場線圈的完工和交付。

這19個巨大的環形場線圈已經運抵法國南部。它們將是ITER的關鍵組成部分,這是一個實驗性大型聚變項目,將利用磁約束來模擬太陽和恆星的動力過程,併爲地球提供光和熱。

ITER是由30多個夥伴國家合作的項目,包括歐盟、中國、印度、日本、韓國、俄羅斯和美國。ITER的大部分資金是以捐贈組件的形式提供的。這種安排促使三菱重工、ASG超導體、東芝能源系統、中芯國際、CNIM等公司擴大其在覈聚變所需尖端技術方面的專業知識。

這些必需的19個巨大的環形場線圈,由歐洲製造了10個;日本製造了八個線圈和一個備用線圈。每一個完成的線圈都是巨大的:高17米,寬9米,重約360噸。

這些環形場線圈將共同工作,實際上就像一個單一的巨大磁鐵,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磁鐵之一。它們將產生410億焦耳的總磁能,磁場強度將是地球磁場的25萬倍。(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