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歲的百萬粉絲UP主汪品先院士: 科學走紅是好的

在9月9日的第十六屆浦江創新論壇第二屆女科學家峰會上,有一位最年長,但或許是現場聲音最爲洪亮、最鏗鏘有力的演講嘉賓——海洋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品先。

“很多微生物生活在海底的岩石裡,這些微生物最大的特點是壽命很長,可以達到幾十萬年,它在裡面休眠……所以想萬歲的話,最好當細菌。”講到激動處,汪品先會舉起一隻手比劃幾下,幽默又生動地表達吸引了現場所有觀衆的注意力。

這位生於上海的院士今年87歲,雖然頭髮花白、行走緩慢,但精神矍鑠、姿態堅定。汪品先的身上有太多傳奇,他曾以82歲高齡深潛南海,調侃自己與3000萬年高齡的南海相比,還是個小孩。在網上他還有另一個身份是“百大UP主”,目前在B站有近172萬粉絲。

在B站,由汪品先演講、團隊製作併發布的一系列科普視頻妙趣橫生,以一種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海洋地質學知識,粉絲親切地稱他爲“網紅院士”“科普老頑童”,彈幕充斥了“爺爺好”這樣的招呼。其視頻“百慕大三角到底有什麼秘密” 播放量最高,目前超過403萬,“人類可以打穿地殼嗎“播放量也超過383萬。

會後,第一財經採訪汪品先時,問及怎麼成爲B站“百大UP主”,他笑言,這其實是“被上網”,並不是自己主動去做,但他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新方式,“哇一下子有這麼多人可以看到,我在學校裡講課,只有幾十、幾百個學生(聽講),我現在有這麼多人(可以聽講),老師最大的享受就是從學生那裡得到反饋,我非常高興。”

汪品先表示,自己有時候甚至在外地會被“粉絲”拉住拍照,他認爲,科學走紅是好的,“我不願意去走紅地毯,但是我願意做科普。”

2018年,82歲的汪品先搭乘“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到南海深處進行科考,在9天時間裡完成三次深潛,最深達到1400米。由此,他也成爲全世界年齡最大的深潛者,被譽爲“深潛院士”。

汪品先對第一財經表示,自己在中國造深潛器時就想去了,但是囿於種種原因沒能成行,“假如我早下去了,七十幾歲就不是新聞,等到我82歲下去,就成了新聞了。”

1999年,汪品先作爲首席科學家,在南海主持了由中國人主導的首次大洋鑽探,實現了中國海域大洋鑽探零的突破。他表示,上天、入地、下海是人類擴展事業的三個方向,“上天容易入地難”,因爲地球是硬的,現在南非的金礦工人可以到地下4000多米,但是和6000多公里的地球半徑來說,千分之一都不到,因此在離地球內部最近的深海海底打鑽最好。

大洋鑽探做了這麼多年,有什麼好處?汪品先表示,這個研究掀起了地球科學的大革命,將地球科學的許多概念都改變了,古話講“移山倒海”,大洋鑽探證明了山可移,即板塊學說。“再比如恐龍六千多萬年前滅絕,是因爲有小行星撞到地球,這個小行星就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大洋鑽探在這裡證明了這個事情。”

談及開放創新,汪品先認爲,中國現在有一個不理想的狀態是,科學文章、科學家非常多,但我們實際上還是一個“外包工”,做的基礎研究課題來自國外,寫了文章在國外發表,兩頭在外,這種外包實際上不要求創新。“現代科學是在歐洲產生的,因此什麼地方都帶了歐洲的印記,而地球科學是有地方性的,並非普世性,所以我們要創新、要立足於自己的特色,我呼籲中國應該形成中國學派。”他說。

在演講最後,汪品先表示,目前正在制定中國大洋鑽探的學術計劃,“總而言之,我們要奮鬥起來,向深部進軍。”

在採訪中,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還在爲自己定下新的目標。“假如我還活下去,我還想做更多的東西,不只是深海,我覺得我現在做的事情是科學和文化的交界,這一點是中國的一個弱點,到了我這個年紀可以來做,因爲沒有壓力了,沒有人催我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