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斤煎餅製作出巨幅彩色山水畫
《紅色熱土世外桃源》
近日,來自山東蒙陰的徐海霞用煎餅做了一幅十幾米的山水畫引發關注。作者徐海霞昨日向北京青年報記者表示,這幅名爲《紅色熱土世外桃源》的彩色畫卷展現了蒙陰縣五大景區,她和徒弟用了5天時間完成,十幾米長卷足足用了七八斤煎餅。徐海霞曾是一名繡品廠工人,下崗後做煎餅已經18年了,從最初的零經驗到如今研究出50多種口味的煎餅,還能用煎餅做出玫瑰、牡丹、荷花等花朵,甚至用煎餅花擺拍還原出了莫奈的《牡丹瓶花》、馬奈的《牡丹》等世界名畫。
文旅部門提供彩色底稿
徐海霞今年53歲,做了18年的煎餅,真正把煎餅“做出花”來了。她做的煎餅色彩繽紛、口味衆多,能做成玫瑰、牡丹、荷花等造型,甚至還能做出世界名畫,這樣的煎餅已經成了當地羣衆逢年過節的必備品。近日,爲了讓更多人領略蒙陰風光,她還和徒弟用煎餅製作了包含蒙陰五大景區的山水畫,十幾米的畫卷,用了近八斤的煎餅。
這幅煎餅山水畫名爲《紅色熱土世外桃源》的畫卷展現了蒙陰縣蒙山雲蒙景區、孟良崮、椿樹溝、雲蒙明珠、岱崮地貌五大主要景區。徐海霞和徒弟從準備到完工,用了5天的時間。
徐海霞介紹,這是她頭回做山水畫,一開始心裡也打鼓,思慮再三,她覺得如果能有一幅動漫風的底稿,她有信心能做出來。最後,是當地文旅部門爲她提供了一份彩色底稿,她直接在底稿上先將麪糊平整鋪開,再打上煎餅碎,然後根據圖案和色塊逐一添補或去除多餘部分。
爲了保持山水畫的線條平整光滑,徐海霞眼睛累花了也絲毫不敢懈怠。青山綠水的畫面顏色豐富,她選用了蝶豆花、甜菜根、黃桃、花生、黑豆、芹菜、火龍果調出藍、紅、黃、棕、黑、綠、粉等多種顏色,並反覆試驗配色以求精確。其中,有一座山的顏色呈灰白色,十分難尋,徐海霞經過幾十次試驗,最終用白加淺藍達到了灰白的效果。
煎餅花“還原”世界名畫
除了山水畫,徐海霞還和徒弟做起了煎餅花,4月20日,這些作品一同在蒙陰縣第二屆沂蒙煎餅文化旅遊體驗季活動中展出。在活動現場,徐海霞向遊客展示如何用煎餅作畫,她店裡的員工則爲大家展示如何做煎餅花。“遊客看了都誇我們手太巧了,還說我們簡直是藝術家,我聽着心裡美得很。其實做煎餅花並不難,但由於場地比較小,遊客只是看,沒有親自上手體驗。”
徐海霞介紹,2017年她帶着水果蔬菜煎餅參加蒙陰婦聯舉辦的特產比賽,獲得了第一名,第二年她的“時尚小煎餅”又得了一等獎。2019年在準備參加煎餅大賽時,她萌生出做“煎餅花”的想法,雖然當年的這個比賽沒辦成,但煎餅花卻成爲了店裡的新品。煎餅做成的玫瑰、荷花、牡丹的價格從十幾元到一百多元不等。
徐海霞在店裡碼放着各色各樣的煎餅花,當她第一次向顧客推薦時卻被拒絕了,但她心裡很高興。“對方拒絕的理由是家裡已經有花了,他把我的煎餅花當成真花了!”爲了宣傳煎餅花,徐海霞在整整一年的時間裡免費做煎餅花送到各種聚會、年會上,人們對煎餅花的態度也從覺得不可思議到接受、喜歡。漸漸地,來店裡預訂煎餅花的人越來越多,幾乎成了當地人逢年過節、聚會、年會上的必備品。
徐海霞的創新不止於此,2022年,她又用煎餅花插瓶加上佈景擺拍還原出了世界名畫,包括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牡丹瓶花》、達利的《冥想玫瑰》、馬奈的《牡丹》、拉圖爾的《玫瑰花和水果》。
自創50多種口味煎餅
在做煎餅之前,徐海霞曾是繡品廠的一名工人,2005年下崗後賣過小吃、開過飯店。
在2006年,她盤下了一間八九平方米的小店面就開始了煎餅創業。前幾個月,因爲技藝生疏,攤出的煎餅總是失敗,有的太厚,有的不香,有的米糊生熟比例不對。徐海霞是個要強的人,但凡心裡認定的事都要做到。經過不斷練習,她終於成功攤出了煎餅,但新的問題是銷量上不去。
爲了打開銷路,徐海霞開始在創新上下功夫。她觀察到,有的學生學習壓力大年紀輕輕就有了白髮,她特地諮詢中醫,吃什麼能減少白髮生長,得知長期吃黑色穀物有幫助,她便開始製作黑芝麻煎餅。創新不易,經過幾百次嘗試她終於成功了。黑芝麻煎餅油性足口感軟,也解決了煎餅太硬老人咬不動的問題,一舉兩得。
黑芝麻煎餅因爲成本高,價格也比普通煎餅貴,起初購買者甚少。爲了降低購買的價格門檻,徐海霞就把煎餅切成小塊售賣,買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隨後,徐海霞又研究出了紅棗口味的煎餅。因爲煎餅口味選擇性更多,徐海霞的店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新老顧客。後來,她相繼創新出了胡蘿蔔、黃桃、櫻桃、山楂、核桃、桂花等50多種口味的煎餅。
徐海霞的煎餅技藝已經爐火純青,許多人也從外地慕名前來學習,每當有人想學,她都會傾囊相授。現如今,煙臺、泰安、濟南、日照、青島、菏澤等地都有她的徒弟,在店裡她自己也收了5個徒弟。最近做的山水畫就是她和自己的得意門生合作完成的。此外,她還常去沂蒙商城小學教孩子們學做煎餅花。
因爲這些煎餅都是純手工製作的,徐海霞的煎餅廠產量跟不上需求量,她說,下一步打算多招收一些待業的兄弟姐妹來她的煎餅加工廠工作,既能照顧家裡老人小孩,也能有一份收入。
文/實習生劉彤
本報記者戴幼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