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月賺1個億,“70後大佬”實現“躺贏”!

近日,“樂摩吧”母公司樂摩物聯遞交招股書,準備在港交所上市。

截至目前,樂摩物聯已爲智能按摩服務設立超過4.5萬個服務網點,投放超過50萬張智能按摩設備,累計可識別服務人數超過1.5億,註冊會員人數超過2800萬名

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樂摩物聯經調整淨利潤分別爲853.4萬元、9457.8萬元以及1億元。

樂摩物聯在2024年前9個月的營收已超過6億元。然而,快速增長的背後是高昂的場地租金和運維成本,加上實體按摩店和上門按摩平臺的衝擊,樂摩吧的共享按摩椅能否“躺贏”呢?

靠50萬張按摩椅 9個月營收超6億

在商場、高鐵站、電影院隨處可見的按摩椅,要上市了。

近日,樂摩吧的母公司樂摩物聯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擬在主板掛牌上市,由中信建投國際和申萬宏源香港擔任聯席保薦人。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從2021年到2023年,按交易額計算,樂摩吧連續三年在中國大陸智能按摩服務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從29.4%漲到37.3%,成爲行業的絕對“老大”。

《招股書》顯示,樂摩物聯的業務主要分爲智能按摩服務和其他收入來源,後者包括家用按摩設備、小件的線上銷售及數字廣告服務。

但毫無疑問,智能按摩服務是其業務核心。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個月(下稱“同期”),公司通過智能按摩服務分別實現收入3.16億元、5.68億元和6.04億元,佔同期總收入的95.75%、96.74%和98.22%。

與此同時,“樂摩吧”小程序的註冊會員人數已突破2800萬,交易次數也從2023年9月底的4.69億次增至2024年同期的6.04億次,增長率達28.92%。

具體看,公司智能按摩服務業務又分爲直營模式和合夥人模式。

直營是其主要收入來源,約70%的服務網點由公司直接運營。從選址、裝修到設備維護,所有環節都由公司負責。消費者掃碼或通過App完成支付,按摩費用進公司賬上。

目前,樂摩物聯的按摩收費標準有三檔:6元/6分鐘、10元/12分鐘、15元/20分鐘,並支持充值優惠活動,如充值30元、50元、100元。更貼心的是,按摩結束後,用戶還能收到一份健康報告。

同期,直營模式分別爲公司貢獻收入2.45億元、4.72億元和5.17億元,佔同期總收入的74.26%、80.45%和84.01%。

圖源:《招股書》

除了核心按摩業務,樂摩物聯還開闢了其他收入來源,包括家用按摩設備、按摩小件銷售以及廣告服務。雖然佔比不足5%,但在2022年到2024年前9個月,這部分業務也分別爲公司貢獻了1.4億元、1.91億元和1.09億元。

從整體財務表現來看,樂摩物聯近幾年的業績表現非常搶眼。2022年,公司總營收爲3.3億元,2023年直接躍升至5.86億元,淨利潤更是從853萬元飆升至9458萬元。到了2024年前9個月,公司營收進一步增長至6.14億元,淨利潤達到了9311萬元。

IPO前夕,創始人“讓位”

樂摩吧能夠迅速崛起,離不開其核心團隊的推動。

根據《招股書》披露,樂摩物聯最初由福州境界、自然人吳景華及陳建霖於2014年5月成立,三者分別持股50%、35%和15%。雖然吳景華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掌握了85%的股權,但公司成立後並無實際運營,也沒有實繳資本。

直到2016年,吳景華的朋友謝忠惠考慮開展智能按摩服務業務,爲省去設立新公司的行政程序,他直接收購了樂摩物聯60%的股權,成爲控股股東。同年,“樂摩吧”品牌正式誕生。

值得一提的是,謝忠惠是一個“70後”,今年49歲,他曾擔任真彩文具銷售總監及副總經理,隨後於2011年創立上海福健實業。

2016年,韓道虎也成爲樂摩吧的關鍵人物。這位現任董事會主席今年56歲,通過“零對價”從謝忠惠手中獲得30%的股權,成爲公司關鍵股東之一。

根據《招股書》顯示,該對價是綜合考慮樂摩物聯尚未繳入註冊資本、當時的淨虧損狀況,以及韓道虎在按摩設備行業所具備的知識、經驗和資源後,經公平磋商確定的。

也正是在韓道虎的牽線下,兩名個人投資者潘建忠和李斌在2017年3月向公司分別投資了500萬元和200萬元。之後,李斌又向公司引薦了投資機構基石億享。2017年12月,基石億享向樂摩物聯投資了5000萬元。

遍地按摩椅,還能火多久?

同時公司業務嚴重依賴單一的智能按摩服務,該市場規模增長也頗爲緩慢。有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按摩服務市場規模從2019年的23.4億元增至2023年的24.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僅爲1.1%。

此外,其還面臨着同行的夾擊。傳統的按摩椅製造品牌如奧佳華、榮泰健康等,也在向智能按摩服務領域拓展,這或會對樂摩吧業務造成衝擊。

參考資料:

《將“樂摩吧”共享按摩椅IPO,“70後大佬”實現“躺贏”!》;野馬財經

《福建按摩大佬,9個月“躺賺”1個億》;財經天下WEEKLY

《商場、高鐵站的按摩椅,要上市了》;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