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16號月球樣本的新研究揭示了隱藏的月球歷史

一位穿着笨重白色宇航服的宇航員在塵土飛揚的灰色月球表面行走。1972年4月23日,阿波羅16號登月任務指揮官、宇航員約翰·W·楊在笛卡爾着陸場進行第三次阿波羅16號太空行走時,在北射線隕石坑附近收集月球樣本。這張照片是由登月艙飛行員小查爾斯·M·杜克拍攝的。(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科學家們繼續使用半個多世紀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阿波羅任務期間收集的月球樣本來拼湊月球的複雜歷史。

1972年,對阿波羅16號宇航員收集的月球塵埃進行了新的分析,更清楚地瞭解了小行星撞擊月球的影響,使科學家能夠重建數十億年的月球歷史。科學家們表示,這些發現還可以幫助即將到來的載人任務確定建立月球基地的寶貴自然資源。

在月球高地佈滿隕石坑的笛卡爾地區着陸後,宇航員約翰·楊、查爾斯·杜克和肯·馬廷利從月球表面收集了大約200磅(96公斤)的物質。宇航員在着陸場把取的這些樣本中的土壤狀鵝卵石的化學分析揭示了包括氬氣和氙氣在內的各種惰性氣體的存在。這些被捕獲的氣體是太陽風和小行星撞擊等空間天氣過程的有用時間戳,這些過程在數十億年的時間裡幫助塑造和重塑了月球表面。

阿波羅時代收集的大多數樣本已經過仔細檢查。爲了利用新的科學技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打開了兩年前阿波羅17號任務期間收集的最後一個密封樣本之一。我們對月球及其演化的大部分知識都來自這些樣本,包括月球的真實年齡比我們想象的要大4000萬年。

----- 推薦以下行業專業公衆號 -----

航天世界

需要進入航空航天圈交流羣的朋友,

在公衆號對話框回覆關鍵詞:入羣

免責聲明:本文及本公衆號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爲交流探討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公衆號作者也不負有更新以往文章觀點之責任,一切以最新文章爲準。用戶根據本文及本公衆號任何其他觀點進行投資,須風險自擔,責任自負。由此造成的一切後果,本公衆號不承擔任何責任。

⊙本平臺綜合編輯文章,轉載本文請在作者處註明爲航天世界,並在文首醒目位置註明“來源:航天世界(微信ID:newspacekf)”,文末放 科技前端 二維碼,侵權必究。

⊙部分圖文源於網絡,僅用於學習交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歡迎航天航空圈內企業約稿、圈內人士投稿

郵箱:3981388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