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茶農子弟不愛喝咖啡 花4年種出全國冠軍豆

阿里山的茶農子弟、27歲蘇彥璋從咖啡門外漢,一手種出冠軍咖啡豆。(柯宗緯攝)

全國指標性咖啡賽事的「2022竹梅源臺灣精品咖啡大賞-敘」,經過嚴謹的兩階段評鑑, 8日揭曉成績並舉行頒獎典禮。(柯宗緯翻攝)

來自阿里山的茶農子弟、27歲蘇彥璋,從只會喝拿鐵、不愛喝咖啡,不懂精品咖啡的門外漢,大三時憑藉憨膽,一頭栽入種植咖啡豆,花了4年時間,種出冠軍豆,今年更以自家「璟隆咖啡莊園」從57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抱回「2022竹梅源臺灣精品咖啡大賞-敘」冠軍,40公斤生豆拍出49萬高價。

全國指標性咖啡賽事的「2022竹梅源臺灣精品咖啡大賞-敘」,經過嚴謹的兩階段評鑑, 8日揭曉成績並舉行頒獎典禮。前3名分別爲璟隆咖啡莊園、豆御香藝妓莊園、鄒築園,四至十名分別爲雅慕伊咖啡莊園、卓武山咖啡莊園、嵩嶽咖啡莊園、花囍田咖啡莊園、東泓咖啡莊園、皇庭咖啡莊園、柏香茗茶咖啡莊園。

頒獎後,生豆競標爲重頭戲,前3名精品豆均拍出高價,包括季軍鄒築園27萬元(40公斤)、亞軍豆御香藝妓莊園33萬元(40公斤),冠軍璟隆咖啡莊園更高達49萬元(40公斤),比市價高出5倍以上。

此次奪冠的璟隆咖啡莊園業者,來自嘉義縣番路鄉,莊園主原本是阿里山製茶業者兼營民宿。27歲蘇彥璋爲嘉義大學園藝系畢業,大三時思考種植高經濟作物,因此開始研究咖啡,白天上學、晚間上咖啡課,埋首種植咖啡,過程相當艱辛。

蘇彥璋透露,當初花6萬資本,買200株一藝妓苗種,在海拔1400公尺地方種植,因地勢因素,得克服氣候,就怕有霜害及颱風,「寒流來『蓋被子』,用帆布蓋住,或是連續噴水,噴到太陽出來,不要着霜」。

他說,嘉義大學園藝系畢業,有一定的底子,對於田間管理,用肥料、修枝等都有經驗,也將過去種茶的心得轉換成種咖啡,種植4年後,去年第1批採收,在阿里山莊園咖啡精英交流賽即獲得藝妓組金質獎,今年更以黑馬之姿擊敗全國各家莊園,抱回冠軍。

去年由竹梅源莊園負責人王源林發起「竹梅源臺灣精品咖啡大賞」,本着推廣與交流的精神,期望提升臺灣咖啡國際知名度並拓展銷售市場。從事塑膠業的他,推廣種樹讓地球溫度不再繼續上升,近年他開始鼓勵農民改種咖啡樹,除了爲節能減碳盡一分心力,還可以讓高產值的咖啡改善臺灣農民經濟,並進一步將臺灣咖啡品牌打進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