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冬季茶鄉農旅 看藝術、茶席、生態與青年在雲頂發光

大阿里山茶區充滿自然景觀、豐富生態,水保局南投分局推冬季旅遊,鼓勵國人到農村深度旅遊。(圖/曾麗芳)

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今年冬季透過「農村四季-生命之歌」推動農村深度體驗。(圖/曾麗芳)

水保局南投分局推廣冬季農村特色旅遊,邀請遊客來嘉義縣瑞裡體驗「綠色隧道茶席」。(圖/曾麗芳)

水保局南投分局推廣冬季農村特色旅遊,邀請遊客來嘉義縣瑞裡體驗「綠色隧道茶席」。(圖/曾麗芳)

「太平雲梯」開放以來,至今已吸引百萬人潮朝聖。(圖/曾麗芳)

大阿里山茶區歷史悠久,自福建武夷山引進茶樹之後,在地從原本一塊雜草叢生的土地,至今已儼然成爲一片享譽全球的廣大茶區。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今年冬季透過「農村四季-生命之歌」推動農村深度體驗,攜手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農村旅行的腳步深入阿里山西北廊道,爲自然景觀、豐富生態、茶席人文、生活藝術而感動。

水保局南投分局今年在大阿里山地區以「雲頂上的星光」爲冬季主題,結合國際級藝術家王文志、農村社區及農企業等單位,推出「農旅文藝星、農旅產業星、農旅生態星與農旅旅行星」四大系列活動,遊、藝、賞、玩買一次滿足,適合親子同行親近大自然,或是喜愛茶道藝術與人文藝術的同好,自由搭配規劃、團體出遊旅遊。

水保局南投分局長陳榮俊表示,阿里山「北道」以縣道166及162甲爲主,沿途太平、龍眼、太興、瑞裡、瑞峰、太和、來吉等七個村落,在10月至12月間一起聯合推動系列活動,集結全國最豐富的特色茶席、每年一會的「萬鷺朝鳳」奇景、國際級藝術家王文志親自帶領的地景藝術之旅、來吉山豬部落的原民體驗活動等,搭配當地多家食宿優惠,期望能吸引更多國旅客走進農村深度旅遊。

陳俊榮表示,阿里山茶品質享譽國際,尤其是冬茶品質更佳,搭配冬季農村特色旅遊,邀請遊客來產地採購阿里山冬茶、體驗七類特色茶席。包括柴燒器皿茶席(太平)、野溪茶席(太興)、大地茶席(太興)、竹林茶席(瑞峰)、綠色隧道茶席(瑞裡)、特色茶屋茶席(太和)、森林學校茶席(龍眼)七類茶席;這次結合阿管處於9/29於阿葉溪辦理野溪茶會、共計20席茶席供遊客體驗。

阿管處秘書林炳坤錶示,「萬鷺朝鳳」是太興上百年的特色生態奇景。每年秋季處暑開始,也就是國曆的8月23日起、9月、10月中大約50天的時間,北鷺南遷、大批黃頭鷺會過境嘉義縣梅山鄉太興村,南遷到菲律賓、澳洲過冬,幾乎每天都會有一羣羣黃頭鷺從大峽谷處往南飛,在生毛樹溪上空盤旋飛翔,也會有落單的白鷺鷥在空中飛翔,等待下一批黃頭鷺飛來。

林炳坤說,黃頭鷺總是集結成羣,從數十隻、上千只、到上萬只都有,場面非常壯觀;順着氣流飛越鳳凰山離開,有時會在樹上停駐過夜,形成獨特的賞鳥景觀。因此,阿管處將於9/28-9/29辦理「2018阿里山國際賞鳥大賽」,吸引不少愛鳥人士報名參賽。

此外,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爲推廣農村社區產業,整合彰投雲嘉地區與農村社區產業緊密結合的公司行號、合作社、社區發展協會等在地夥伴農特產品,組成「農萊陣線」共同品牌,首度於「太平雲梯」遊客中心2樓設置「農萊陣線快閃專店」,10月份每逢週六、日例假日上午9點至下午5點,均有展售與專人服務。

快閃店中精選重視健康、安全的優質產品,例如友善耕作的「源泉檸檬幹」、千歲團社區老人手工製作的「溪厝地瓜面」、地瓜三兄妹返鄉經營的「阿甘薯叔」地瓜產品、集集千山下的大蕉蕉「集元果」系列產品、賽德克族人耕作開發的「部落廚房」健康產品等,遊客假日來太平雲梯登高遠眺美景,到遊客中心2樓買好物、吃好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