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創始人王堅:就像PC被互聯網連在一起 衛星能否互聯互通?
本報記者 李玉洋 烏鎮報道
“未來經濟發展的衡量指標會從過去的電力轉到算力。”11月21日,在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現場,《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主任、阿里雲創始人王堅表示,若是要用一個技術指標來衡量新質生產力,算力這個東西繞不過去。
王堅還提到,算力仍是進入人工智能領域的最大障礙之一,大多數開發人員通過雲計算訪問計算基礎設施,而在可預見的未來,算力將會制約建立一個包容性的人工智能創新生態系統。
在王堅看來,傑弗裡·E·辛頓(Geoffrey E. Hinton)能獲得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是很神奇的,他首先是認知心理學家,再是計算機科學家,連ChatGPT都解釋不出來其研究是否屬於物理學範疇。
不過,王堅從中看到科技創新的邏輯發生了很大變化,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變化,把計算推到了創新能力建設的核心地位”。1971年,英特爾推出了首款微處理器4004,作爲世界上第一個通用CPU,它裡面只有2300個晶體管,可做對比的是,2024年英偉達GPU裡面已超過2000億個晶體管。
“從晶體管數量的角度,我們對計算的需求增加了1萬億倍。在人類歷史上,有哪一項技術可以在短短几十年內完成這1萬億倍的變化?”王堅表示,沒有這1萬億倍的增長,今天的人工智能還是會停留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
他還注意到,從上世紀50年代就存在的數據中心,開始演變成算力中心。“從數據中心到算力中心的變化,不只是一個臨時的變化,而是反映出這個產業的結構變化。”王堅表示,E級算力以及萬億參數基礎模型是做人工智能的最基本的能力,在人工智能時代,算力成本不是一個簡單的價格,它事實上決定了創新的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王堅提到,當1971年地面上有了第一個集成電路時,阿波羅登月計劃第一次把計算和集成電路帶到了太空。
“今天做雲計算的有一個非常困惑的地方,就是我們講了那麼多的雲計算,但實際上計算是在地面上。那麼,一個自然的問題就是,我們能不能把計算帶到太空去,因爲那裡有更多的需求。”他表示。
王堅表示,目前太空算力存在着無效數據多、數據時效差等挑戰,比如遙感衛星很難在應急救災時起作用,因爲時效是致命問題,所以“看起來多、用起來少”。
“衛星在天上都是獨立的,唯一的通信是和地面通信。像當年PC被互聯網連在一起那樣,衛星能否互聯互通?”王堅表示。
據瞭解,之江實驗室啓動“三體計算星座”項目,從通訊、導航和遙感三類衛星中開闢出新物種——計算衛星,把單個衛星算力從T爲單位(1T到幾十T不等)提升到以P爲單位;把衛星從與地面通信爲主,變爲不同衛星間的互聯互通;再加上機制創新,讓一顆星也能體現價值。
“除了計算的變革,其實我們衛星的生產方式也會發生一次天翻地覆的變化。”王堅稱。據悉,“計算+3D打印”這種方式將徹底改變衛星的生產製造,其具有“複雜構件一體化成型,減少組件數量達80%;快速成型與驗證,衛星開發週期縮短50%;衛星結構重量減少30%,重量每減少1kg,發射成本節省10萬元”的優勢。
雲計算,是和王堅緊密連接的一個關鍵詞。之前,他用地上的雲計算成就了阿里雲;現在,他要用天上的雲計算打造三體計算星座。
(編輯:吳清 審覈:李正豪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