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副總裁安筱鵬:中國沒有百模大戰,也沒有十模大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白楊 北京報道

目前,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催生了巨大的算力需求,業內有觀點認爲,公共雲將是大模型產業化的必由之路。但是現階段,中國公共雲的滲透率並不高,算力資源也比較分散,能否扭轉這一局面,或將直接影響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

4月26日,在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舉辦期間,阿里雲智能集團副總裁安筱鵬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的採訪。

他向記者表示,全球的雲計算髮展,尤其是公共雲的發展態勢是不均衡的。比如中國的服務器數量和美國相比差距不是很大,但美國65%的算力都是以公共雲的方式提供,而中國只有約28%。

其打比方說,公共雲像是時速可達350公里的高鐵,讓算力的利用效率可以達到40%,而私有云的利用效率只有5%,這裡存在巨大的差異。

或許有人會說,自己很有錢,不在乎成本,也不在乎效率。但在安筱鵬看來,從企業個體的角度可以這樣考慮,可公共雲不僅僅是對單一企業資源效率的優化,而是構建了一個創新的基礎設施。

“公共雲是大江大海,在這個創新基礎設施上,可以孵化出一批有競爭活力的企業,比如鯨魚、鯊魚,但如果公共雲市場很小,這個市場裡可能就只有一些小魚、小蝦”。安筱鵬對記者比喻道。

而在人工智能時代,GPU資源的緊缺導致算力資源也變得緊缺。安筱鵬表示,這個時候更需要把GPU算力的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而最高效、最便捷的方式,就是用公共雲的服務。

對於中國的公共雲滲透率爲何偏低,安筱鵬認爲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是大家的認知沒有達成共識,包括一些管理、財務制度不夠完善,“有些地方的財務制度,只接受買硬件,要買軟件和服務時,就不允許”。

此外,還有一些人覺得公共雲不安全,但實際上,公共雲和私有云的安全性是一樣的。“整體來說,中國企業對公共雲的接受程度還比較低,不僅比美國低,甚至比歐洲還低”。安筱鵬說道。

另外談及大模型的發展,安筱鵬直言,“中國沒有百模大戰,甚至沒有十模大戰”。他表示,“百模大戰應該像是一場田徑比賽,有人比百米賽跑,有人扔標槍,有人比跳高。他們在不同的賽道上,但都可以叫田徑。更關鍵的是,扔標槍的不存在和跑百米的競賽,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根本沒有百模大戰”。

在其看來,現在美國只有三五個基礎大模型,中國未來的格局也會跟美國一樣,不會有那麼多基礎大模型。“這是因爲大模型需要持續的投資,要有萬卡甚至十萬卡的能力,另外也需要商業回報。而對於很多企業來說,是不具備這樣的能力的,所以中國在基礎模型上的競爭,一定是非常有限的,最多隻有幾個企業能夠參與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