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德垮臺前求援 俄伊消極應對
阿塞德政府垮臺前,曾向俄國、伊朗求援;但俄伊行動消極。圖爲敘利亞叛軍乘車慶祝佔領首都大馬士革。(路透)
敘利亞在經歷13年內戰後,反對派武裝在11日內推翻阿塞德(Bashar al-Assad)的政權,結束家族在敘利亞長達半世紀的統治。據報導,阿塞德在大城阿勒坡(Aleppo)遭攻陷後曾向俄羅斯和伊朗求援,但對方行動消極,學界分析,伊俄兩國高層早已察覺阿塞德政權是一艘「逐漸沉沒的船」。
反對派從11月末接連攻陷阿勒坡、哈瑪(Hama)等重要城市,最終在8日佔領首都大馬士革(Damascus)。阿塞德在首都陷落前數小時逃離敘利亞,俄羅斯《塔斯社》(TASS)證實阿塞德一家當日抵達莫斯科,由俄羅斯提供庇護;反對派領袖同日宣佈接管政府。
阿塞德政權的瓦解不僅是內部貪腐、經濟崩壞的結果,也與外部盟友的支持減少密切相關。內戰初期以來,敘利亞軍隊就高度仰賴外部力量增援,伊朗派遣數千民兵爲阿塞德效力,俄羅斯則提供戰機和防空系統。《華爾街日報》稱,俄羅斯和伊朗協助阿塞德取回超過三分之二的領土,但在兩國各自面對衝突的情況下,現已無意繼續支援阿塞德。
伊朗自9月以來,因以色列多次向其在敘利亞的軍事目標發動空襲,決定縮減援助規模。俄羅斯則在2022年進入烏克蘭戰爭後,集中將大部分軍事資源投入東歐戰場,消耗戰後開始逐步將裝備撤出敘利亞。《華爾街日報》指出,俄羅斯的離去削弱敘利亞政府軍的防禦能力,而伊朗民兵的士氣低落更進一步削弱了戰場上的有效抵抗。
阿勒坡之戰成爲關鍵轉折點。阿勒坡在內戰前曾是敘利亞商業中心,反對派勢力也曾在當地盤踞多年,直到2016年被俄羅斯和政府軍轟炸。阿勒坡陷落後,阿塞德試圖向俄羅斯和伊朗求助。俄隨後於11月30日發動空襲,但僅持續數日就停止。
伊朗6日開始撤離軍事人員,並對阿塞德表示未來援助規模將相當有限。敘利亞官員稱,伊朗由於以色列因素無法增派部隊,並命令伊斯蘭革命衛隊及其附屬民兵組織不要參與戰鬥。他也透露,上週稍早有一架飛往敘利亞的伊朗航機,因擔心遭以色列空襲而折返。
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副研究員哈蒂柏(Lina Khatib)指出,俄羅斯和敘利亞政權的大多數高層人物,都已經察覺阿塞德和親信如同「一艘正在下沉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