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漫遊札記之五:發展中國家被魚肉的世界

全文共3441字 | 閱讀需7分鐘

很多中國人以前寫過關於埃及的遊記,從他們的遊記看來,在我去埃及之前,埃及也沒糟糕到這種地步,至少物價還沒有這麼高,收入還沒有這麼低,2016年的時候,美元兌埃鎊還是1:8-9,以前他們工資約在1-2千埃鎊,人民幣兌埃鎊曾常年在1:1徘徊,也就是普通工作大概1-2千元人民幣一個月的樣子,相當於中國2000年代的情景。

等我2024年到達埃及時,人民幣兌埃鎊黑市價漲到1:9,美元兌埃鎊黑市價達到驚人的1:60,埃及普通人的收入,好多已不超過100美元一個月,稍好點的能到150美元一個月,到400美元就算是高級白領,有學識的埃及人,只能尋求給阿聯酋公司工作,並要求只支付美元,不接受埃鎊。

埃及一下子從中國2000年代,被打到倒退十年,回到中國1990年代。

埃鎊貶值的主要原因,是美聯儲加息。

2022年3月16日,美聯儲啓動最新這一輪加息週期,2022年加息6次,2023年加息8次,將聯邦利率基金,兩年時間從0-0.25%幹到了5.25-5.5%。

美聯儲一加息,美元就會迴流到美國,埃及這種國家的美元就跑掉一半。

世界有很多不可能三角:醫療行業的不可能三角,是醫療效率、醫療服務、醫療價格不可能都好;投資的不可能三角,是風險、收益、流動三者不可能都好;一個國家的財政金融不可能三角,是資本流動、固定匯率、貨幣政策獨立性不可能同時出現。

像中國就選擇了貨幣政策獨立性和固定匯率,放棄了資本自由流動,這種選擇方式比較少見,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選擇的是資本流動和固定匯率,放棄了貨幣政策獨立性。

不過只要選擇了資本流動,固定匯率也是妄想,2001年爲了緩解外匯壓力,埃及政府改革貨幣政策,放棄了埃鎊和美元掛鉤的匯率政策,轉向管理浮動匯率制,允許埃鎊的中心匯率在3%的幅度內進行。

發展到現在,當然不止是3%這麼少了,埃鎊已經輸得褲子都快當掉了。

凡是讓美元自由流入流出的國家,一旦美聯儲加息美元就會流出,沒有美元在全球購買商品,本國貨幣就會迅速貶值。

埃及還特別特別倒黴,巴以衝突就在他們家門口,俄烏衝突助力全球通脹,胡塞武裝還在紅海動不動炸商船,使世界商船都不敢走蘇伊士運河,2024年1月前11天,只有544艘船隻通過蘇伊士運河,同比減少30%,美元收入同比減少40%,使埃及本就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

埃及想要獲取美元,主要靠旅遊業、勞務輸出、出口、外國直接投資和蘇伊士運河。

美聯儲加息幹廢了外國直接投資,2023年有200億美元熱錢逃離了埃及;目前埃及因爲欠美元,強行將官方匯率定在1:31,黑市早跑到1:60,大量埃及海外僑民便放棄以高估的官方匯率向國內匯款,2023財年埃及僑匯也因此下降了30%,只有220億美元;也因爲這個官方匯率的存在,外國公司在埃及只能用官方匯率換埃鎊,實際投資1美元,只相當於0.6美元的價值,包括中國來的投資就更少了;蘇伊士運河的慘事前面說過了,這裡就不重提;埃及的出口比較慘,2023年出口396億美元,進口707億美元,純虧;只有旅遊收入還算穩定,2021年是130億美元,2022年是136億美元。

整個埃及缺美元痛苦到政府像旅遊區的小販們,看到外國人就想喊“one dollar、one dollar”。

因爲旅遊收入對埃及是如此重要,所以埃及官方不能容忍民衆搶劫傷人,以免驚散了遊客,最多容忍民衆在遊客面前玩點小騙術。

爲了搞錢,埃及人只能把小聰明都放在研究騙術上,纔會將初來乍到的中國人玩得“每天上一當,噹噹不一樣”,常看到在埃及長居的中國人自嘲,說自己“只能容忍今天在埃及被騙三次”。

所以整體上埃及還算是一個對遊客安全的國家,就是你看到各種奇怪的表演,比如出租車司機把你拉到目的地,突然趴在方向盤上痛哭,說自己沒錢給要上手術檯的媽媽治病,這時候不要隨便動情就行。

金融資本自由流動,爽的時候是真爽,慘的時候是真慘,埃及本來就要把大量外匯拿來購買糧食和石油補貼,每次大餅和油價一漲,國內極容易暴亂。現在缺美元的埃及,只去維持糧價和油價都用盡了全身力氣,埃及自己主要只有紡織業和食品加工業,其他幾乎啥都不能生產,沒有錢從中國購買工業品時,整個國家就會陷入嚴重通脹,於是纔有我瞭解到的埃及超市,一套茶具9000埃鎊的驚悚價格。

2024年2月11日,我在新開羅的一位華人家裡,見到了十幾位來自埃及不同地方的華人,大家聚在一起主要吐槽兩件事,一是埃及的中餐太貴,二是埃鎊貶值,給華人企業造成了巨大傷害。

開羅一家重慶餐館的菜單,單位是人民幣

恰好當中有一位華人是中餐館老闆,她解釋說埃及中餐貴,實在也是逼出來的,主要是人工貴,次要是材料貴。

從國內請一箇中國廚師來埃及不容易,目前一個主廚要25萬每年,熱菜師傅要18萬每年,切菜師傅要15萬每年。而從國內人肉帶調料什麼的,現在是75元每斤,國內朋友才願意帶貨,人工和原材料同時漲價,才造成埃及中餐館貴。其實是中國人生活越來越好,埃及人生活越來越差,雙方逆向發育造成的。

那老闆說以前埃鎊沒貶值前,他們餐廳還略有盈餘,貶值後入不敷出,生存越來越困難。

在場的華人朋友便一齊陷入沉默,過了半晌,大家決定調轉矛頭,集體抨擊埃鎊貶值這件事。

大家各自拿出鮮活的案例,講述自己被外匯和埃鎊坑慘了的故事。

國內某家手機企業的朋友說,他們2019年開始來埃及拓展業務,投了一億人民幣於2020年3月建廠,9月工廠發展到3000人,每個月發貨3萬臺手機,三個月賺了四千多萬,正以爲他們工作要紅紅火火開展下去時,埃及政府突然實行外匯管控,美元要全部拿來買糧食什麼的,他們沒辦法用美元從中國進口零配件,只能養着3000名埃及員工等了幾個月。

到2021年1月份,埃鎊匯率猛跌20%,他們手頭的埃鎊,當時1小時虧了4千萬。又苦捱了幾個月,原先賺的錢全賠出去了,只能把中國員工全撤回國內,埃及員工裁掉90%,四條生產線只留一條,現在只剩幾個中國領導帶着300號埃及員工在那觀望局勢。

華爲手機的朋友當時也在現場,他驗證了這件事情的真實性,華爲的朋友說,那家手機品牌的遭遇,在他們圈子裡確實人人都知道,常拿出來做反面案例,告誡大家埃及因爲缺外匯,他們的行政制度,就不由自主不歡迎別的公司來賺埃及人的錢,只歡迎能創造外匯的公司在這紮根,幫埃及賺出口的錢。

沒有金融自主權導致埃鎊貶值,缺外匯又導致通貨膨脹,埃及政府最後手裡頭那點餘錢,全拿去買糧食穩住底層民衆,給他們一埃鎊的大餅,才能爭取不讓他們造反。

從中國手機品牌的遭遇來看,埃及政府爲了生存,連外國投資者的利益和民衆就業都要犧牲掉,國家根本沒辦法完成早期積蓄向前發展,一切的源頭就是金融不自主。

埃及最歡迎什麼企業呢?比如江蘇有一家著名的印染企業,目前在埃及有投資,這種企業就沒生存危機,他們能出口能掙外匯,十分合埃及政府口胃。

精通阿拉伯語的老傅在聊天時把手一揮:就是中國要淘汰的高能耗、高污染,但又能出口掙外匯的工廠,就該到埃及來,先把尼羅河污染一遍,後面再治理一遍,跟中國前四十年走過的路一樣一樣的。

中國的基建部門也該來埃及,幫他們把公路、地鐵、港口、大樓都建起來,要是沒錢,就找亞投行借。

我說,那這不就是一帶一路嗎?承接中國產業,借中國的錢,中國還幫他們搞基建。

大家紛紛點頭,說這就是一帶一路,好像確實也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要不然,就一直缺外匯,埃鎊就一直貶值,埃及人民沒有辦法完成第一桶金的積累,反覆被美聯儲收割。

埃鎊貶值讓在場的華人都感到沮喪,但也有幾家華人公司是賺到錢的。

一位是山東激光切割公司,他們通過代理模式,找一個第三方做離岸賬號,沒有外匯上的阻礙,現在發展得不錯。

另一位居然是做奶茶店的,現在賣110-140埃磅一杯奶茶,比埃及的星巴克要貴得多,換算成人民幣的話,差不多12-16元一杯,在國內是正常價格,但對普通埃及人來說太貴了,10埃鎊可以買7個桔子了,埃及人通常三五個人湊錢買一杯中國奶茶,然後大家你喝一口,我喝一口嚐個新鮮。

埃及星巴克的價格號稱全球最低

這家奶茶店能夠活下來,第一是反覆做出不同口味,讓埃及人來試喝,找到適合他們的喜歡的甜度。第二主要靠本地化,儘量不用中國的東西,將成本打下來。

從大部分華人的反應來看,大家還是需要一個穩定的匯率,要不然做生意天天被折騰得死去活來,每天都過得提心吊膽,一刻也不得安生。

但外匯問題不解決,埃及政府就只能這樣苟且偷生,把錢全投在一埃鎊大餅和低油價補貼上,要解決外匯,就不能再依賴運河、油氣、旅遊、僑匯,而要引進大量可以創造外匯的出口型企業。

那就是要不要投靠中國,好好融入中國一帶一路的問題,但美國肯定是反對的,只要埃及偏向中國,美國只需要給埃及安排幾次恐襲,重挫埃及旅遊產業,讓埃及短期內緩不過氣來,又得乖乖回到美國指定的世界軌道上來。

就如同布林肯說的那樣,那是一個歐美上餐桌,發展中國家被魚肉的世界。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