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瑪「和平推」 非避戰投降

中東問題專家艾瑪思蓋(Emma Sky)應龍應臺文化基金會之邀來臺,發表「被動不能帶來和平」專題演講,以親身在伊拉克及阿富汗的經歷,提出兩岸避免戰爭可用「和平推」取代「兵推」。其可行之處是提醒我們的缺失,窒礙難行之處在於,兩岸關係牽涉多方情結與利益。

艾瑪「和平推」的構想是源自於去年來臺參與一場密室兵棋推演,會中討論了兩岸開戰的傷亡率及破壞度,促使她發想「和平推」的思考。亦即,敵對雙方應以任何可接觸與溝通的合作方式,朝向和平目標來推演,而非比較武力強弱的兵推。

「和平推」並非避戰投降,其基本包含兩部分:一是如何藉由溝通來共管戰爭風險,避免戰事發生;二是建立社會平時抗壓韌性的演練,以應對戰時基礎設施失能和緊急醫療系統需求的挑戰。因此,「和平推」是以全方位的實力做後盾,再以溝通了解彼此的想法,尋求可合作的項目進而化解爭端。

先談難行之處。艾瑪建議如果賴清德總統和習近平主席有意推動兩岸「和平推」,要清楚明白彼此的立場和利益,先借由大家共同面臨的問題合作,並逐步朝向管控戰爭。筆者相信賴、習兩位領袖深知對方的立場,之所以無妥協的空間,乃因兩岸雖同根同源,但相隔七十多年來體制與意識形態迥異,加上美國等因素牽扯,使「和平推」難以實現。

再談提醒我國之處。艾瑪接受專訪時表示,臺灣要避免在中美競爭中成爲受害者,時刻需加強國家的資源韌性,切勿陷入阿拉伯石油般的晶片「資源詛咒」,以應對大陸可能的封鎖。她指出臺灣需擁有必要的國防嚇阻能力,年輕人需有服役保衛國家的意願,義務役不該像夏令營,此等均不可等閒視之。

其次,艾瑪表示兩岸人民對彼此關係有認知的差距。首先,她未發現大陸民衆對臺灣懷有敵意,並且未將臺灣問題視爲優先處理的事項;反之,她始料未及的是,臺灣內部對兩岸統獨議題的兩極化,將兩岸關係列爲首要議題,造成社會逐步分裂,且無意麪對如何解決問題,缺乏社會凝聚力。

對於艾瑪上述建言,反應出國內過於強調黨同伐異、非黑即白的社會氛圍,可以隨意指謫他人賣臺、引戰,使得兩極對立加劇,刻意忽視大多數國人希望維持現狀的要求,亦即維持穩定生活重於統獨。

當陸艇已公然闖進淡水河岸,美軍意圖在臺海佈局地獄景象的當下;前者印證了艾瑪對國軍訓練的憂心,後者驗證了臺灣陷入中美競爭的擔憂。臺海局勢日趨緊繃之際,我除加強戰備外,國內各黨派如何溝通合作、凝聚國人共識、團結一致,纔是臺灣「和平推」的永續發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