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耗電 美科技大咖覓穩定供電

亞馬遜網路服務工程副總裁瓦斯(Bill Vass)表示,全球每三天就會新蓋一座資料中心。而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直言,AI耗電量驚人,電力是決定資料中心獲利與否的關鍵投資項目。

新電廠建造速度跟不上新建的資料中心,供電已出現吃緊。商用不動產服務商世邦魏理仕(CBRE)指出 ,受供電延遲,數據中心建設時間已延長二~六年。

此外,公用事業公司正以驚人的幅度上調預測。根據電力產業顧問公司Grid Strategies報告,美國未來五年的電力需求成長,較一年前翻了整整1倍。

美國政府制定電力產業將在2035年達淨零碳排,推動《通膨削減法案》(IRA)的關鍵人物波德斯塔(John Podesta)表示,AI的需求成長帶來新挑戰,但仍有機會達標。

另一方面,美國前能源部長莫尼茲(Ernest Moniz)則強調,「我們無法在幾年內打造出100百萬瓩(GW)的再生能源建設。」

他指出,部分公用事業公司不知如何在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場設施卡關的情況下,爲資料中心提供足夠電力。因此,資料中心將被迫更加依賴天然氣、火力和核電,或支持新建天然氣發電廠。

美國最大天然氣生產商EQT執行長萊斯(Toby Rice)透露,新建資料中心的科技公司向其洽詢購買天然氣的事宜,他同時在會議上收到提問如「你們的運輸能達多快?我們能拿到多少量?」

萊斯直言,「科技不會等7~10年讓基礎設施蓋好。」他表示,科技公司需要穩定供應的電力,但由於氣候變化無常,風能和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並不可靠。此外,大型核電廠建造昂貴又費時,「這樣你就剩下天然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