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新科技基金 成長潛力足

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基金核心經理人黃壬信。圖/富蘭克林華美提供

2021年第二季科技類股到波段高點,儘管第三季科技類股拉回整理,但隨着近期公佈第三季財報,不乏網路科技及電動車等新科技相關大廠表現勝出,帶動科技類股價表現反彈。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認爲,多數財報優於預期,加上景氣多頭延續,聯準會亦表明將縮減購債、並觀察就業市場持續復甦,包括:物聯網、新能源車、高速運算與伺服器等表現亮眼,建議持續佈局AI新科技類基金,以掌握成長機會。

根據外資I/B/E/S報告,統計截至10/29爲止,目前已揭露財報的美國S&P500企業中,約82%獲利優於預期,且根據FactSet分析,今年第三季S&P500企業獲利有望成長35%以上,近期已經激勵市場投資人樂觀情緒,帶動美股指數持續再向上挑戰前波高點。

針對目前總經面,富蘭克林華美AI新科技基金核心經理人黃壬信表示,FOMC會議如市場預期,聲明本月中將啓動縮減購債,每月減少150億美元,並維持高通膨僅爲暫時性的說法,強調縮減購債與升息並無直接關聯,且目前仍未到適合升息的時點,景氣仍維持復甦中。

黃壬信分析,由於車用晶片密集爲新能源車發展趨勢,使晶片製造產能利用率滿載;現代車加入更多的自動駕駛系統(ADAS),且設計愈來愈朝休旅車與電動車靠攏,汽車的晶片需求也愈來愈密集,每部輕型自駕車的平均使用晶片近300片,車用晶片使用上有逐漸密集的趨勢。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認爲,電動車產業逐漸發展的過程中,也將帶動智慧交通趨勢,驅使半導體產業的產能利用率滿載,半導體廠紛紛擴廠與增加資本支出,暗示未來訂單需求將持續強勁,部分IC設計廠商,晶片產品交貨持續供不應求。

觀察美中兩大國在科技上的角力不斷,從美中貿易戰的晶片、高科技技術與人才資源搶奪更是不勝枚舉;展望未來5年到10年,投資趨勢也將更貼近人類生活所需要的便利性需求,因此,無論美中兩國政策與產業發展都靠攏這兩大類股,一是新能源(太陽能、風力水力發電)、二是新能源車類(IC設計、晶片整合)類股,政府資源將強力支持相關產業持續發展。

富蘭克林華美投信也積極建議,時序進入第四季中,投資人不妨可先尋找具投資價值之「雙A新概念」基金(AI新科技與中國A股基金)互爲搭配,採雙投資主軸佈局2022年,同時聚焦:新能源車、衛星物聯網、智慧交通與智慧城市類股爲全球各國產業發展關鍵,建議持續加碼、或以定期定額的方式,持續扣款累積,以掌握美國與中國等AI新科技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