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週報|智譜AI、生數科技等完成新一輪融資;ChatGPT每天耗電或超50萬千瓦時

Figure首發OpenAI大模型加持的機器人demo

美國時間3月13日,機器人初創公司Figure發佈了第一個OpenAI大模型加持的機器人demo。雖然只用到了一個神經網絡,但卻可以聽從人類的命令,遞給人類蘋果、將黑色塑料袋收拾進框子裡、將杯子和盤子歸置放在瀝水架上。Figure發佈的視頻顯示,機器人整套操作的動作十分流暢。團隊特別強調,所有這些行爲都沒有經過遠程操作,而是通過機器人自主學習。

根據Figure團隊負責人Corey Lynch的介紹,基於OpenAI的大模型,通過端到端神經網絡訓練,Figure 01能夠完成快速、簡單、靈巧的動作。OpenAI同時還公開了與Figure更進一步合作的計劃,將多模態大模型的能力擴展到機器人的感知、推理和交互上,開發能夠取代人類進行體力勞動的人形機器人。

點評: Figure成立於2022年,團隊成員包括來自波士頓動力、特斯拉、谷歌DeepMind的頂尖機器人專家,成立至今,Figure的融資總額已經達到7.54億美元(摺合約54.26億人民幣)。2023年4月,Figure獲得Aliya Capital Partners等10家投資者的7000萬美元A輪融資,當年7月再次獲得Big Sky Partners和Intel Capital的900萬美元融資。就在前不久的3月1日, Figure宣佈獲得6.75億美元(摺合約48.58億人民幣)高額融資,投資方包括微軟、OpenAI、英偉達、英特爾等,估值達到26億美元(摺合約187.12億人民幣),一舉躍升獨角獸。

智譜AI完成新一輪融資

3月14日,國內頭部大模型初創公司智譜AI傳出2024年初已完成新一輪融資,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參與投資。智譜AI沒有披露此次融資的具體金額。

據悉,這是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成立以來投資的第一家AI大模型公司。北京市人工智能產業投資基金是去年9月北京市政府投資引導基金擬聯合社會資本組建設立的,致力於加快推動北京市 AI 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底層關鍵核心技術突破,促進適合首都定位的重大創新成果在京落地產業化,營造 AI 產業創新生態。

“本次融資將持續用於基座大模型的進一步研發,與各家產業龍頭企業合作,一同在千行百業打造蓬勃繁榮的大模型生態。”智譜AI稱。

點評:智譜AI源於清華大學技術成果成立,創始團隊此前一直在清華大學計算機系KEG實驗室工作。CEO張鵬畢業於清華計算機系,總裁王紹蘭爲清華創新領軍博士。2023年3月14日,智譜AI推出千億基座的對話模型ChatGLM,並開源單卡版模型ChatGLM-6B。據張鵬介紹,截至目前,智譜AI的開源模型在全球下載量已超過1300萬次。

多模態大模型公司生數科技宣佈完成數億元融資

3月12日,多模態大模型公司生數科技宣佈完成新一輪數億元融資,由啓明創投領投,達泰資本、鴻福厚德、智譜AI、老股東BV百度風投和卓源亞洲繼續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多模態基礎大模型的迭代研發、應用產品創新及市場拓展。本輪融資前,生數科技已完成兩輪近億元融資,投資方包括螞蟻集團、BV百度風投、錦秋基金、卓源亞洲等。

點評:生數科技成立於2023年3月,聚焦圖像、3D、視頻等原生多模態大模型的研發,是國內最早佈局多模態大模型的創業公司之一,其聯合創始人兼CEO唐家渝出身清華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曾任瑞萊智慧副總裁、騰訊優圖實驗室高級產品經理,首席科學家朱軍是清華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長,清華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團隊還有來自北京大學和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等科技公司的多位技術人才。

AI視頻大模型創企愛詩科技完成億級A1輪融資

3月11日,愛詩科技宣佈完成億級人民幣A1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國內一線投資機構達晨財智領投,光源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愛詩科技創立於2023年4月,由字節跳動前視覺技術負責人王長虎創辦,專注解決AI視頻大模型及應用。據公司介紹,愛詩科技團隊成員來自清華、北大、中科院等知名學府,曾任職於字節、快手、騰訊、微軟研究院等核心技術團隊。愛詩科技的海外版產品PixVerse於今年1月正式上線,同時,國內版(愛詩視頻大模型)也於近日上線內測。

點評:王長虎曾帶領字節跳動視覺技術團隊從0到1支撐了抖音與TikTok等視頻產品的建設和發展。關於未來發展,王長虎表示,接下來3至6個月,愛詩最重要的目標是,技術上能夠追平甚至趕超Sora,做出更好的產品,同時也會持續推進國內和海外產品的更新迭代,在2024年底做到大規模的C端應用落地。

AI驅動美圖2023年淨利潤增超2倍

3月15日,美圖公司(1357.HK)發佈2023年財報,美圖實現總收入27億元,同比增長29.3%;經調整後歸屬於母公司權益持有人淨利潤3.7億元,同比增長233.2%,這一數據剔除了包括加密貨幣減值虧損回撥等非經營項目的影響。

美圖將這一增長歸因爲基於生成式AI相關技術驅動的影像與設計產品業務收入大幅增長。該業務2023年收入13.3億元,同比增長52.8%,它的主要收入模式爲付費訂閱。財報表示,生成式AI技術驅動下,影像產品組合的付費訂閱用戶滲透率持續快速上升,"尤其是解決影像生產力的產品美圖設計室、開拍等,在用戶增長及付費訂閱轉化等表現讓人滿意。"

點評:對美圖而言,AIGC的出現也是其業務的轉折點,2023年開始,美圖在旗下各個App上都更新了AIGC相關功能,並在年中密集推出了7款AI產品,其中包括美圖視覺大模型MiracleVision(奇想智能)。業績會上,吳欣鴻談及上個月文生視頻產品 Sora的發佈,表示這給了美圖較大的心理衝擊,"我們原本認爲這樣的能力會在2-3年後被實現,沒想到今年初就已經擺在大家眼前了,這讓我們反省了美圖現有視覺大模型的底層架構,緊急升級了底層框架,重新去投入到圖像和視頻模型的訓練中。"

歐洲軟件巨頭加快AI部署

歐洲軟件巨頭SAP近日提出要做“全球第一的商業AI公司”目標,目前內部ERP、供應鏈、人力資本、採購、客戶關係、業務平臺都已嵌入AI功能。SAP全球執行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表示,“我相信所有的企業都擁抱AI的,一個潮流來的時候跟它鬥是鬥不過的,除了粉身碎骨沒有好處,只能擁抱潮流。”

該公司今年年初曾對外公佈一項耗資20億歐元的重組計劃,預計到2024年末,公司員工人數將“與目前水平相似”。此外,該公司承諾,將投資超過10億美元,通過其企業資本公司Sapphire Ventures在人工智能驅動的技術初創公司中開闢新的領域。

點評:ChatGPT的影響正在各個行業發酵。在SAP看來,如果企業不考慮AI帶來的影響,未來將會在競爭中落後。據公開信息顯示,SAP每年投入在AI上的研發費用超過60億美元,這也代表了全球軟件行業在AI上的投資趨勢。

騰訊推出圖生視頻模型

3月15日,騰訊與清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聯合推出圖生視頻模型“Follow-Your-Click”。使用者可點擊對應區域並加上提示詞,使特定對象運動。從放出的視頻看,運動時間爲幾秒。雖然生成時長與Sora的60秒連貫視頻難以匹敵,但從放出的示例看,解決了目前主流圖生視頻工具在選定運動對象並精準控制運動方面問題。

點評:國內視頻生成領域取得又一進展,字節跳動今年1月則推出文生視頻模型MagicVideo-V2,創業公司生數科技和愛詩科技年內均有追趕Sora的目標。然而,圖生視頻需先有圖片,目前在AI生圖領域,國內和海外先進水平差距依然明顯,有AI應用研究人員告訴記者,雙方的差距大約一個版本,或時間上半年到一年的距離。

AI是否讓程序員消失引起熱議

關於AI讓程序員消失,近期開始新一輪熱議。近日英偉達 CEO 黃仁勳再次提起“編程無用論”,稱“你只需要看看YouTube,看看所有使用提示工程(prompt)的人,所有孩子正在用它(AI)做出驚人的事情”。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則表示,以後基本上不會存在程序員這種職業,所有人只要會說話,就能具備今天程序員所具備的能力。站在反方的是360董事長周鴻禕,他認爲程序員熱十年內不會減弱。

業界展開辯論之際,3月12日晚的大洋彼岸,初創公司Cognition發佈首個AI軟件工程師Devin,根據官方的報告,只需一句指令,就可端到端地處理整個開發項目。

點評:第一財經記者採訪了中美多名身處一線的程序員。他們普遍表示,儘管未來的危機感隱隱出現,但目前並不強烈。科技企業和程序員羣體已在用AI替代或輔助一部分工作,去年11月的一次公開場合,李彥宏曾透露百度有20%代碼由AI來完成,且比例在不斷增加。不少程序員在工作中也用大模型替代谷歌等傳統搜索引擎。不過,一些程序員感受到,AI仍難以替代需通過人與人交流推進的工作,也難以解決複雜問題,AI和人類程序員未來可能形成分工,由程序員完成更上層的思考和設計。

高盛分析師:英偉達之後,AI投資還有三大階段

高盛分析師瑞恩•哈蒙德(Ryan Hammond)在最新報告中表示,隨着2023年ChatGPT出現,人工智能投資第一階段開始,爲英偉達提供了鉅額利潤。此後AI投資還有三大階段值得關注。第二階段關注參與構建AI所需基礎設施的其他公司,第三階段關注將AI整合進產品並提高收益的公司,第四階段關注AI生產力,AI將應用於各行業,這些公司可利用AI提高生產力。

點評:英偉達股價受AI催化一路飆升,3月15日收盤市值達2.2萬億美元,關於英偉達的股價增長是否存在泡沫,市場存在討論。英偉達之外,投資機構也在尋找後續機會。瑞恩•哈蒙德認爲,在AI投資的第二階段,值得關注的包括博通、英特爾等其他無晶圓廠芯片設計公司、晶圓製造商,微軟、亞馬遜等雲提供商也將受益。第三階段主要受益者可能是軟件公司,包括Adobe、Meta及硬件供應商蘋果。第四階段,軟件服務和商業服務等行業具有潛在增長機會。

ChatGPT每天耗電或超50萬千瓦時

有消息稱,聊天機器人ChatGPT每天需要響應超過2億次請求,其電量消耗可能超過每天50萬千瓦時。相比之下,美國普通家庭每天的平均用電量29千瓦時,這意味着ChatGPT的日耗電量是普通家庭的1.7萬倍以上。去年Joule 雜誌的一篇論文中,荷蘭國家銀行數據科學家亞歷克斯·德弗里斯估計,若谷歌將生成式人工智能整合到每次搜索中,其用電量將上升到每年290億千瓦時左右。這高於肯尼亞、危地馬拉和克羅地亞等國一年用電量。

點評:大模型的三大要素是數據、算力和算法,大模型對大規模算力存在依賴。英偉達CEO黃仁勳此前表示,不能只想着購買更多計算機,還必須假設計算機速度會越來越快,因此所需總量不會這麼多了。如果假設計算機速度不會變快,可能得出一個結論——我們需要14個不同的行星、3個不同星系、4個太陽爲這一切提供燃料。特斯拉CEO馬斯克則認爲,一年前短缺的是芯片,下一個短缺將是電力基礎設施。

三星HBM3進入英偉達供應鏈

TrendForce集邦諮詢資深研究副總吳雅婷近日表示,目前NVIDIA現有主攻H100的存儲器解決方案爲HBM3,SK海力士是最主要供應商,但供應不足以應付整體AI市場所需。至2023年末,三星以1Znm產品加入NVIDIA供應鏈。此外,三星是AMD長期以來最重要的策略供應夥伴,今年第一季度,三星HBM3產品陸續通過AMD MI300系列驗證。過去HBM3競爭中未加入供應行列的美光,也將成爲供應商。

點評:GPU芯片算力一大瓶頸來自內存帶寬,DRAM(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堆疊而成HBM(高帶寬內存)並與GPU一起封裝的方案可提升帶寬,英偉達和AMD採用了這一方案。DRAM廠商掀起HBM競賽,目前SK海力士跑得最快,三星奮起直追,HBM競賽可能使DRAM廠商的座次重新排列。有消息稱SK海力士HBM3芯片生產良品率達70%,三星則爲10%至20%,爲彌補不足,三星計劃採用SK海力士使用的一項芯片製造技術,並下達了相應的芯片製造設備採購訂單。

搜索引擎曾出現GPT-4.5 Turbo產品頁面

有網友發現搜索引擎必應和DuckDuckGo上,近日一度能搜到GPT-4.5 Turbo產品頁面。其中,DuckDuckGo的頁面摘要顯示,GPT-4.5 Turbo將“在速度、準確性和可擴展性方面超越GPT-4 Turbo”,支持25.6萬tokens的上下文窗口,但相關鏈接很快下架。目前尚不清楚是搜索引擎發生錯誤還是GPT4.5 Turbo即將推出。在競爭對手Anthropic推出多項基準測試得分超GPT4的Claude3後,業界有聲音認爲給到OpenAI壓力,或加快下一代GPT推出。

點評:OpenAI雖未正式推出GPT-4.5 Turbo或GPT-5,但大模型競爭加劇仍給到OpenAI一定壓力,若加快其新產品發佈也並不奇怪。美國當地時間週三,OpenAI CTO Mira Murati(米拉·穆拉迪)透露,文生視頻模型Sora或將於今年末發佈,OpenAI正在通過紅隊測試確保Sora的安全和可靠性。此外,OpenAI還通過與人形機器人公司Figure AI的合作"秀"了一波應用至人形機器人領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