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控轉型 晶睿奇偶各顯神通

安控雙雄今年營運表現

紅色供應鏈壓力稍解,安控業者趁機覓轉型,晶睿(3454)規畫在臺成立臺灣技術客服中心,深化技術生根奇偶(3356)則以軟體出擊,未來將持續降低硬體自制比重,以貼牌方式結合自家軟體以拉高毛利率。

美國推動NDAA(中美貿易美國國防授權法案)一度讓臺灣安控廠浮現轉單契機,不過經過數月,轉單商機似乎不如預期中明顯,連安控龍頭廠晶睿發言人顧中威也表示,「轉單確實有發生,只是沒有想像中那麼快」,至於奇偶財務長李建邦則對轉單持比較保留態度,他強調,臺廠號稱有轉單,但今年只有少部分安控廠業績出現成長,顯見消費者在選擇安控產品時仍以性價比爲首要考量,在價格考量下,仍會傾向選擇中國競爭力的產品。

轉單效應仍有待發酵,但NDAA確實爲臺灣安控廠帶來反思,也瞭解再次轉型必要性。

爲迎戰未來,晶睿悄悄展開自動化佈局,全新的自動化產線預計2021年第一季前於中和完成。如狀況不錯,會再考慮於桃園增設另一條自動化產線,此外晶睿也在內部推動一系列的改革計劃,包括就既有品牌進行盤點,展開「品牌蛻變計劃」,另也在12月1日宣佈在臺成立臺灣技術客服中心。

晶睿指出,新的臺灣技術客服中心將導入數位雲端客服管理系統,進行紀錄、追蹤、分析,同時也會就客服成效進行統計,期望以臺灣作爲客服示範據點,複製成功經驗全球市場,打造在地化服務體驗

奇偶擬具了高低階市場都佈局的新策略,不論是有NDAA考量、要求要採用MIT或美國核心晶片客戶,或只講性價比的客戶,奇偶都可滿足,至於低階產品佈局,基於降低成本的考量,奇偶已着手引進大陸貼牌產品,李建邦指出,今年IP CAM外購比例已來到8成,餘下2成爲奇偶早期研發MIT產品,外購比高於去年的7成。

李建邦強調,引進大陸OEM產品貼牌早期確會擔心打到自家客戶,但後來發現大陸OEM產品綁上奇偶軟體後,售價拉高後,價差就出來,「自制產品毛利率最低時一度來到3成,但現綁軟體平均毛利率有45%。」雖然大陸OEM產品貼牌後單價仍低,但毛利卻相對比較高,只要衝出一定的量,自然就可以將營收和獲利拱上來,成爲奇偶另一個金雞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