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後眼歪嘴斜 竟是缺血型中風
臺北慈濟醫院神經科醫師許博荏表示,許多上班族常感覺肩頸痠痛,喜歡去按摩放鬆一下,但若按摩力道太強或是按到頸部側面,就可能導致頸動脈剝離引發中風,不可不慎。
許博荏指出,中風主要分爲2種類型,一種是腦內血管阻塞的缺血型(或栓塞型)中風,另一種則是腦內出血的出血型中風;國內統計顯示,缺血型中風發生率是出血型的4倍,在發生中風的1個月內死亡率約5%,而出血型中風則約爲20%。
他表示,當腦內血管阻塞或出血時,神經功能會受到影響,出現身體半邊無力、麻木、眼歪嘴斜、暈眩、頭痛等症狀,若發現這些症狀,一定要儘速就醫找出病因及治療,避免造成癱瘓甚至死亡的危險。
許博荏說,缺血型和出血型中風均好發於5、60歲以上老年人,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三高」問題或冠心疾病者更是高危險族羣。
他指出,年輕人因三高的危險暴露不較老年人來得久,一旦中風必須追查一般動脈粥狀硬化以外原因,其中一個常見的原因就是頸動脈剝離,肇因可能是肩頸痠痛按摩不當,或打球時頸部瞬間用力甩動,當外力造成動脈剝離時,血栓飄移到腦部阻塞血管壁,就會引發缺血型中風症狀。
許醫師表示,缺血型中風典型病徵爲頭痛,患者會感覺頸部上方、靠近頭枕部位置劇烈疼痛,與一般頭痛位置多在頭上半部不同,頸動脈剝離造成的中風有機會可使用血栓溶解劑治療,打通阻塞的血管來增加復原機會,而後需給予抗凝血劑或抗血小板製劑治療3至6個月,讓血流通過狹窄血管時不會形成血栓,避免再度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