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峰會》觀察拜習會 學者:中美戰略呼應 仍有合作空間

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劉復國(中)指出,拜習會沒有全面翻轉中美關係,而是希望不要再爆發更大的危機跟衝突。(朱紹聖攝)

拜習會對中美關係的影響如何,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劉復國今指出,拜習會沒有全面翻轉中美關係,而是希望不要再爆發更大的危機跟衝突,但美方說法與中方提出的5根支柱雖在戰略上已相互呼應,拜習會也讓我們看到中美之間仍有合作的空間,如氣候變遷等。

政大國關中心16日下午舉辦「2023年拜習會與美中臺關係走向」座談會,國關中心主任寇健文擔任主持人,國關中心研究員劉復國、政大東亞所特聘教授王信賢、國關中心助理研究員曾偉峰、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孟俊出席與談。

劉復國首先指出,中美元首從去年在峇里島見面迄今,基本上是1年的時間,從「氣球事件」後,雙方關係高低起伏。拜登認爲,只要讓中美兩方能夠回到正常的軌道,及恢復兩軍溝通管道,此次拜習會就算是成功。其中,雙方元首透過電話溝通直接化解問題是最高層次。

他表示,大陸副總理何立峰跟美國財長葉倫,事前基本上就把此次峰會的框架及定位談好,簡言之,此次元首峰會基本上是把雙方冰凍的關係能夠緩和下來,化解冰凍的關係,但不太可能觸及很多關鍵性的政策問題,譬如經貿、科技制裁、臺灣議題等,以及烏克蘭戰爭跟以哈衝突。

拜登強調控管危機,劉復國觀察指,拜登定位峰會的成功並非全面且根本上翻轉中美關係,而是在危機當頭下,不要再爆發更大的摩擦跟衝突。所以何立峰跟葉倫的會面所達成的重要共識,基本上就反映了這次峰會的基調,即同意加強溝通,尋求共識、管控分歧,避免誤解意外導致摩擦升級。

他以拜登在記者會上的要點與習近平提出的中美關係5根支柱相比,發現雙方基本上在戰略層面已經相互呼應,但是根本的矛盾沒有解決。然而,拜習會讓我們看到中美之間仍有一些合作的空間,如氣候變遷等。而從臺灣角度看來,峰會是四平八穩,中美各自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