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愛傳下去!昔家扶受助兒今成認養人

李倩枚當年也接受認養,如今回饋這份愛,今年也首度認養孩子,今天接受孩童贈送卡片。(北臺南家扶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北臺南家扶今天在忠義國小武德殿舉辦「府城歷史WAY」認養人與受助兒童愛的連線相見歡活動。(北臺南家扶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北臺南家扶今天在忠義國小武德殿舉辦「府城歷史WAY」認養人與受助兒童愛的連線相見歡活動。(北臺南家扶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護理師李倩枚來自單親家庭,童年因媽媽需獨力撫養她與兩名弟弟妹妹,多虧認養人及時伸出援手,減輕媽媽負擔,如今已是兩個孩子媽的她,今年也首度加入家扶認養行列,認養1名小朋友,並以自身故事勉勵家扶孩子,「他日行有餘力,接力把這份愛傳下去」。

北臺南家扶15日於臺南忠義國小武德殿舉辦「府城歷史WAY」認養人與受助兒童愛的連線相見歡,來自各地61名認養人與83名配對家扶兒及其家人共144人齊聚一堂,來自臺北的認養人黃景宏帶着一對兒女一早來到現場,急着與認養的2名孩子見面,現場收到孩子們的感謝卡,難掩內心激動。

北臺南家扶中心主任莊淑惠表示,家扶每年爲認養人及孩子辦理一次愛的連線相見歡活動,讓孩子們能見到長年贊助他們的叔叔阿姨,北臺南家扶目前扶助約1450名兒少,而認養人則遍佈全臺,每月提供1000元資助認養兒,協助他們日常所需。

她說,家扶基金會從1977年推動國內認養制度,早期曾受助的兒童如今已自立,許多人回饋社會,回來擔任認養人,其中有人認養年資已經超過30年,也有已傳到第2代的,代代相傳的愛也是持續不斷的重要因素。

李倩枚分享,記憶中自己年幼時十分害羞、缺乏自信,因爲有家扶陪伴,讓她有突破困境的勇氣,家扶及認養人是他一生的重要貴人,所以自己從高中起爲了回饋,就開始加入由自立青年組成的志工團體擔任志工。她說,自己雖然生活並不富裕,但希望能學習認養人無私的愛,讓愛能代代相傳,今年也認養1位小朋友,用行動傳承這份心意。

認養人黃景宏今天也攜一對子女從臺北南下,這是他第一次與認養的陳同學及楊同學見面,心情難掩緊張,但也充滿期待。黃景宏與太太都是中醫師,希望能落實助人信念也讓子女自幼更懂得分享愛,夫妻二人除認養陳同學及楊同學外,也同時認養2名國外失依兒童,「愛是無國界的」,他說,只要經社工專業評估,有需要的孩子就值得去幫助。

莊淑惠除表達對來自四面八方認養人的謝意外,也感謝忠義國小提供武德殿場地、臺南美術館招待門票免費入場,讓認養人及孩子們能一窺藝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