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是醫生,堅決不讓孩子學醫;媽媽是老師,力勸孩子別報師範

爸爸是醫生,堅決不讓孩子學醫;媽媽是老師,力勸孩子別報師範。兒子高考時聽從了爸媽的意見,不報醫學院,也沒報師範,結果,果真遂了仨人的心願。好朋友在縣城初中當語文老師,丈夫在醫院上班,倆人都忙碌不堪,所以兒子高考報志願的時候,他們只給兒子提了一條建議:別報醫學院,別讀師範。她兒子高考成績一般,但從小到大都聽話,他有個特別要好的同學媽媽是移動公司的,待遇不錯,於是給自己定了這個方向。最後,朋友讓兒子報計算機專業,具體什麼學校我忘了,只知道校址在瀋陽,學校一般。

畢業那年的暑假,朋友給兒子報了培訓班,十月份,移動公司招人,他兒子順利入圍,經過兩輪面試成功上岸。現在,他在縣城裡的移動公司上班,聽說去年工資降了點,但加上年終獎等亂七八糟的,一年也能掙八九萬。朋友的侄女在小城的重點高中教語文(不是班主任),工資四千多點(我們縣裡的老師沒有年終獎,只有工資加十三薪),額外有周六週日去學校上課的補助,總共加一起一年八萬多點。跟移動公司相比,高中老師需要上晚自習,週六週日休息時間得去學校上課,額外掙的都是辛苦錢。這麼看,還是移動公司比較划算。朋友的老公是醫生,聽說工資挺高的,但是各種學習、考試加培訓,值班的時候更累,經常苦不堪言。現在,老師和醫生都成了高危職業,如此看來,朋友兩口子給兒子的高考規劃很有前瞻性,難怪張雪峰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