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歌唱家瑪麗莉亞:中國音樂一直讓我着迷

(原標題:巴西歌唱家瑪麗莉亞:中國音樂一直讓我着迷)

中新社聖保羅11月22日電 題:巴西歌唱家瑪麗莉亞:中國音樂一直讓我着迷

中新社記者 林春茵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這首歌對家園和大自然的描繪令人嚮往,傳遞了我們共同追求的和諧。中國音樂一直讓我着迷,也許正是這個原因。”近日,巴西知名女高音歌唱家瑪麗莉亞·瓦爾加斯(Marília Vargas)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回顧她在巴中兩國元首會談前的歡迎儀式上演唱著名中文歌曲《我的祖國》經歷時如是說。

瑪麗莉亞說,完成這次演唱的最大難關在於找到樂譜,幸而她的好友、巴西指揮家保羅·加爾旺通過錄音轉寫出樂譜。瑪麗莉亞僅略懂中文,她通過拼音記詞,再請中國友人糾正發音。

“對於咬字的清晰度,我‘唱得’比‘說得’好聽。”她笑道,這首歌飽含中國人民情感,讀懂歌詞很重要;從聲樂角度來說,最後部分持續的高音也相當考驗唱功,“這首歌非常適合我的嗓音,我如魚得水。”

瑪麗莉亞的“中文歌庫”頗有珍寶。擔任高校音樂教授之餘,她和幾位喜歡“絲竹”的巴西同好組建了“高山流水”中國民樂樂隊,經常爲民衆演出,還結集出版《中國風景》CD。

中阮、古箏、竹笛、揚琴和二胡奏樂,瑪麗莉亞歌唱,這是一張首次由巴西人全班演奏、演唱的中國民樂和民歌CD;有《蘇武牧羊》《高山流水》等古曲,也有《葬花吟》的重新演繹,還有王洛賓的名曲《在那遙遠的地方》,甚至包括閩南語民歌《望春風》。

“這裡有兩條脈絡,一條是歷史,向巴西介紹中國民樂從古到今的流風餘韻;一條是地域,從大西北到臺灣,介紹中國民歌。”瑪麗莉亞說,這是藝術、民俗和文化裡的“中國風景”。

最令瑪麗莉亞動情的是中國音樂家王立平的作品《葬花吟》,這是她訪問中國時的“偶得”。“有一次,我在一部電視劇中聽到一首歌曲,找了很多年都沒找到。”她回憶說,“後來,在一次北京之旅中,買了一張女高音歌唱家吳碧霞的唱片,才發現那首歌原來在裡面”。

念茲在茲,重逢突如其來。“乍然聽到時,我哭了很久。”瑪麗莉亞說,再細細斟酌曲中意,更是非常感動,“這堪稱藝術瑰寶,音樂以極其豐富而強烈的方式傳達了文字的情感”。

中國文化潤澤着瑪麗莉亞的藝術人生。她收藏旗袍,書房裡掛滿刺繡、京劇臉譜,對武夷巖茶、雲南普洱、寧德白牡丹及臺灣烏龍茶如數家珍。她還多次到中國參訪、表演和教學。

2013年,巴西舉辦“中國文化月”,中國舉辦“巴西文化月”,以文化交流深化雙方傳統友誼。瑪麗莉亞受邀赴華舉行演唱會,從波薩諾瓦、桑巴到朔羅(Choro),以各種類型的巴西音樂演繹“巴西聲音的根與節奏”。

次年,瑪麗莉亞受邀前往重慶師範大學擔任爲期五週的訪問學者。她用日記記錄了“爆笑重慶”:學生們課堂上羞於與她肢體接觸感受腹式呼吸,課後卻和她“胳膊挽着胳膊,一起去食堂”;20多位師生指正她中文發音,“他們同時說話”;重慶魔幻複雜的交通,讓她迷了路。

“我的中國學生態度很坦誠,怎麼教就怎麼做,毫不忌諱顯露自己的缺點和優點。”瑪麗莉亞說,“這種精神令我十分欽佩。”

今年,47歲的瑪麗莉亞的舞臺生涯恰好35年。她期許兩國在文教合作、保護地球和氣候環保領域加強合作,“大河兩岸,稻花飄香,是我們共同的理想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