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香客變遊客 新港鄉公所推鄉內12條跳村旅遊路線

新港鄉板頭社區是1990年代寺廟剪黏、交趾陶宗教產業的發源地,社區內的堤防以剪黏壁畫作爲裝飾。(張亦惠攝)

大多數民衆想到嘉縣新港鄉多會想到新港奉天宮,許多人到新港是爲拜媽祖而來,新港鄉公所爲將「香客變遊客」找出一村一特色編纂成書,規畫12條跳村新玩法,可創造出文創、農村、社造、藝術、宗教等主題,讓民衆來新港不再只有鴨肉羹跟媽祖。

新港鄉是典型農村,種植稻米、番茄、彩色甜椒及洋桔梗等爲大宗,鄉內的奉天宮則是著名媽祖廟,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古蹟廟宇,也有不少在地文創包含香藝文化園區、板陶窯、頂菜園等。

新港鄉長林茂盛說,2016年時首次出版《哩賀!新港》旅遊書,讓民衆騎着自行車或機車,沿著書內推薦的路線就能「跳村」旅行,體驗不同村落的特色,近幾年來新港有許多不同的特色店家、青農出現,因此陸續再版,目前已是第三版,盼能透過此書推廣更多新港在地特色給民衆。

林茂盛表示,日前有南華大學文創系師生要到新港參訪,希望讓學生對文創有概念,公所依照旅遊書內的介紹安排板陶窯、頂菜園跟奉天宮三個地點,從板陶窯出發看廟宇藝術交趾陶跟剪黏的發展及緣由,再到頂菜園看人文與藝術結合、農村特色、園區營造創意及地方創生的發展跟由來等,最後回到奉天宮看廟宇藝術及宗教文化。

鄉長助理江雅琪說,安排行程時會以參訪團體需求爲主,無論是藝術、農產品、宗教廟宇或是地方創生等主題都可以安排出帶狀的路線,也會依照季節安排,例如現在盛產芭樂、香瓜,過一陣子盛產洋桔梗,都可以安排在路線中,書中也有清楚介紹哪個季節出產什麼水果,對旅客來說十分方便。